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藍松山)「主動作為,以結果為目標」是今屆特區政府的主要特徵。香港公務員總工會主席馮傳宗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公務員是政策的執行者,未來會積極主動向特區政府反映在執行中遇到的不同困難,並提出相應建議,配合新一屆特區政府改善民生。他們並就塌樹事件和基層牙科檢討方面主動建言獻策,希望從執行者的角度協助施政。
香港大埔梧桐寨村日前發生塌樹命案,自行修樹的64歲村代表遭突然塌下的樹幹擊斃,揭示鄉村樹木管理刻不容緩。香港文匯報日前接獲了涉及同類事件的求助個案,揭示事件暴露的管理問題。政府樹藝主管人員總工會代表吳先生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特區政府將工作大量外判給承辦商進行護養工作,但沒有充足的公職人員進行監管,導致樹木管理上出現一定隱憂。
他解釋,外判人員流動性大,且每間公司人員水平良莠不齊,希望特區政府讓有樹藝相關專業資歷及經驗的人士對外判工作進行監管,從而提供專業意見,保障樹木得到有效護養。
吳先生直言,現在有許多市民在樹上掛廣告牌、雜物,即使工作人員勸喻亦不會聽從,若未來制訂樹木法進行規管,相信情況可得到有效改善。同時,目前年輕人即使有樹藝資歷,亦由於待遇及受到認可不足的原因而不願入行,故希望樹木法中要求從業員的資歷,令從業員的門檻和待遇得以提升,挽留人才。
盼鬆綁發揮牙科治療師職能
就施政報告中提到成立「牙科護理服務發展工作小組」檢視現行牙科服務,及就加強服務範疇和模式向政府提供意見。香港公務員總工會執行委員、牙科治療師林澤淦指出,目前每間衞生署的牙科診所中都只有兩三名牙科醫生,其他大多數都是牙科治療師,因此基層市民到牙科診所輪候就診往往需要通宵「排籌」,即使成功取籌,牙科醫生只能提供止痛或脫牙服務,不會考慮是否可以救回牙齒。基層市民由於無法承擔私人牙科診所的高昂費用,只能依靠政府的診所解決牙痛問題。
他指出,根據現時規定,香港的牙科治療師只可以向小學生及6歲至18歲的特殊人士提供檢查及洗牙、補牙、打針、照X光等服務,而許多其他國家及地區的牙科治療師的服務對象就沒有年齡限制。
林澤淦認為,牙科治療師絕對可以為所有年齡層的基層市民提供檢查、洗牙等服務,可在發現無法處理的問題時再轉介給牙科醫生,希望特區政府拆牆鬆綁,解除限制,讓更多已具備專業能力的牙科治療師可為更多市民提供服務,讓更多市民受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