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的拼音共有21個聲母,其中有3組讓很多同學覺得很難分清:平舌音z、c、s,翹舌音zh、ch、sh和舌面音j、q、x。這三組聲母特別容易混淆,尤其是對於母語不是普通話的香港同學來說確實非常困難。今天老師就來幫大家想想好辦法,讓我們一起來攻克這三組最難分辨的聲母。

要找準發音部位

要解決問題,我們就要找到這三組較難聲母混讀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大家沒有掌握好這三組聲母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下面老師給大家具體分析一下,發平舌音、翹舌音聲母音節時要找準的發音部位:

1. 舌頭的動作:

平舌音——舌尖要向前平伸,舌面是平放的;翹舌音——舌頭稍後縮,舌尖翹起,舌面下凹。

2. 舌尖的接觸部位:

發平舌音,舌尖與上齒背接觸;翹舌音,舌尖抵住硬齶前端,舌尖要稍用力。

3. 多練習平翹舌音節繞口令:

老師給大家推薦一些平舌音和翹舌音的繞口令,例如:「隔着窗戶撕字紙,先撕橫字紙,再撕竪字紙,橫竪兩次撕了四十四張濕字紙,是字紙你就撕字紙不是字紙你就別胡撕亂撕撕一地紙」。

在這裏給大家強調一下,練習繞口令時,一是不要圖快,認真感受舌頭發力的感覺,堅持一段時間後,唇舌力度會有很大提升;二是注意在日常說話中打開口腔,相信一定可以克服咬字不清、平翹不分的問題。

在香港以粵語為主,幾乎沒有翹舌音,所以發所有音節時,舌頭大多是平放的。發聲母舌面音j、q、x時是以舌尖接觸牙齒居多。所以造成了大部分香港同學發這組聲母時往往與平舌音z、c、s混淆。

笑着來發舌面音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要記住,舌面音是所有聲母中發音最漂亮的口型,簡單來說發舌面音就是笑着發音,嘴角一定要展開。舌尖是抵住下齒背,舌面抬起而且舌頭向後縮。

和練習平翹舌一樣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繞口令進行反覆練習。如:

1. 三山撐四水,四水繞三山。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總是春。

2. 巧巧瞧高橋,高橋橋頭翹。 巧巧翹首瞧,翹橋橋姿俏。

開始練習繞口令的時候也許會覺得很難,我們可以一句句地練習,自己設定初、中、高級,比如讀好一句是初級,讀成功兩句是完成中級,全部完成是挑戰高級成功。這樣逐級挑戰就不會一下子太難,也比較有意思呢!

以上是我個人對學習三組較難聲母(z c s、 zh ch sh r、j q x)發音的建議,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 徐冬(香港普通話研習社創辦於1976年,是香港地區首個專注推廣普通話的民間團體,並致力提供各類型的普通話課程。)

隔星期四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