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年全國第二屆烹飪技術比賽中,湖南廚師張志君以五光十色的花色冷拼「錦上添花」和鮮嫩香辣的熱菜「軟蒸火夾鱖魚」奪得兩枚金牌,實現了湘菜在全國烹飪界「零的突破」。殊不知,這位湘菜名廚亦是一位跨界奇人,精通烹飪之餘,他還熱愛藝術,一輩子在藝海求索徜徉。 張志君的金碧青綠山水作品,在繼承張大千一脈的藝術風格之餘獨出機杼;而他的寫意山水畫厚潤凝重,意蘊深邃,氣勢雄渾開闊,筆墨勁健暢達,意境清逸超拔,風格備受好評。◆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姚進長沙報道
張志君位於長沙市城北的工作室「嵐峰堂」,面臨湘江,視野極佳。工作室下層陳列着張志君的國畫及雕塑作品,樓上則是他創作的場所。訪問當日,張志君着一身白色汗衫,戴一頂褚色圓頂帽,頗有藝術家氣質。在嵐峰堂,聽張志君講述他的從藝之路,簡直像聽一則傳奇故事。
大師青睞 主動收徒
張志君1956年出生於湖南祁陽,從小喜歡畫畫,但清貧的家境讓他無法走進藝術院校,而是當了廚師。命運開的這個玩笑,卻逼出了一個湘菜大師與藝術家的「跨界選手」,將調鼎高手與丹青妙手集於一身。在他的繪畫之路上,有兩位老師起到關鍵作用,一位是時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的羅工柳,另一位是張大千的弟子、「長安畫派」創始人何海霞。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羅工柳來湖南創作,住在湖南九所賓館,年輕的張志君剛調來這裏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羅工柳知道了賓館裏有位熱愛繪畫的青年,惜才的他便利用閒餘時間,給張志君講解如何寫生、構圖、畫素描,短短十多天時間,帶領張志君踏入了繪畫之門。
1985年,何海霞受邀到湖南創作一批張家界的風光作品。單位領導知道張志君喜愛繪畫,就派他一路陪同何海霞赴湘西采風。 何海霞創作之餘,也給張志君講解國畫寫生的方法,為之前學習油畫的張志君打開了新視野。 誰知到了湘西永順縣,他們乘坐的車輛發生車禍,何海霞與張志君受輕傷無大礙,但同車的何夫人受傷嚴重,在湖南住院治療了好幾個月時間。何海霞一邊照顧妻子一邊創作,而因這共患難的緣分,他與張志君的關係更加親密,張志君每日觀摩大師創作,何海霞見他悟性極高,又有情有義,就主動提出收徒,就這樣,張志君成為了何海霞的入室弟子。
博採眾長 自出機杼
何海霞要求張志君從古人學起,教導他:「(八大)山人筆墨以筆為宗,(石濤)和尚筆墨以墨為法,你把他們參透,你的筆墨功夫就能打下扎實基礎。」儘管老師已去世二十多年,他的教導張志君至今難忘。 何海霞回北京後,張志君一直堅持山水畫創作,有機會就帶着畫作到北京去探望老師,請老師指點,平日也會把習作寄去請他評閱。 1987年,張志君以一張山水小品《鳳凰小景》參加湖南省直書畫比賽,獲得一等獎,作品在正式展廳展出,他的藝術之路自此開始了飛奔與跨越。
張志君的山水畫有着「滿、黑、光、色」的特點,既感覺到西方技法的滋養,也不失中國畫的本體,畫中黑紅兩色突出,和長沙漢墓中出土的漆藝一脈相承,具有湖湘文化特色。 受何海霞的影響,張志君主攻金碧青綠山水。金碧青綠山水畫源起唐代,以青金勾勒,畫面富貴逼人,但因為裝飾性強,容易令人感覺匠氣較重。但張大千、何海霞將金碧畫法與潑墨、潑彩融合,將金碧青綠山水畫法推上新的高峰。
在學習老師的基礎上,張志君也有自己的創新,整體呈現筆墨重、色彩暗、構圖滿的特色,不像一般寫意山水的筆墨輕靈、大量留白。 在學藝過程中,他還得到了吳冠中、黃永玉、黃獨峰、鍾增亞、黃鐵山等眾多藝術大家的指導點撥,形成了他學兼中西、不囿於門戶之見的特點。
美食入畫 振興湘菜
集廚師、畫家於一身的組合,初識者會慣性地以為,張志君只是一位繪畫的玩票者,但行家在看過他的作品後,都不由得發出驚嘆。張志君曾到台北訪問,遇上曾擔任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的衡陽老鄉秦孝儀,秦孝儀以一幅字「潤色和羹」來表達他的讚賞,題款中他寫到:「畫人自畫人,庖人自庖人,固比比也。至於畫人而兼庖人,特未之前聞。」 這「未之前聞」,可見張志君的跨界身份之罕見。而張志君卻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學習書畫時的色彩運用,我將它融入到烹飪中,我又將烹飪材料當作是我手中畫筆,將它運用到我的書畫創作中來。『烹飪』與『書畫』這兩者均屬藝術而且相輔相成,所以我並沒有跨界。」
退休以後的張志君全身心投入繪畫創作,但昔年的工作經歷,依舊讓他對湘菜發展念茲在茲。張志君透露,近年來,他已陸續創作了一批以特色湘菜為主題的作品,就是為振興湘菜而進行的努力。在嵐峰堂展廳裏,除張志君最擅長的山水畫之外,還有部分意趣橫生的美食題材作品,其中既有臭豆腐、紅燒肉等特色湘菜,也有臘肉、龍蝦、鱖魚等食品,筆法洗練,構圖大膽。張志君表示:「湘菜要振興,除了餐飲人的努力,離不開畫家、評論家、作家,甚至戲曲家、音樂家的參與,通過繪畫藝術為湘菜的發展助一分力,也是我最大的心願。」
藝術家簡介
張志君,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畫院特聘畫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其作品《三峽曉色》《蒼山清泉》《羅霄山韻》《錦繡雲山巧鑿成》等作品曾多次參加湖南和全國美展。2001年《山澗溪》入選第十五次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新人新作展」,2002年《武陵高秋》榮獲全國中國畫展優秀作品獎,2003年《萬壑松風》獲全國中國畫展優秀作品獎。曾在湖南省畫院、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等舉辦個人畫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