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闊別三年的「國際七人欖球賽」於昨日起,一連三日在香港大球場舉行。圖為觀賽者揮舞區旗為香港隊打氣。香港文匯報記者黎永淦 攝

睽違3年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終重現香江,由昨日起一連3天在香港大球場舉行,亦是新冠疫情以來,香港繼早前的世界桌球大師賽後另一國際體壇盛事,標誌着香港向進一步復常跨出一大步。雖然礙於入境檢疫政策等防疫措施令賽事未如以往般座無虛席,但2.4萬人齊齊進場觀戰,亦令場內氣氛高漲,更不乏專程從海外赴港的旅客。他們認為,入場前做快測或檢查結果會令入場的流程較長,但可以接受。同時,七欖賽事帶動了本地消費,球場附近一帶的酒吧、食肆等晚上的生意大增(見另稿)。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倩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於昨日起在香港大球場舉行,由來自世界各地的15支七人欖球勁旅與東道主香港競逐銀盃殊榮。在防疫措施下,觀賽者入場前須使用應用程式「安心出行」掃描二維碼及出示同日的快測陰性證明,「黃碼」者不准進場。由於特區政府批准觀眾在看台飲食,令該項七欖重要傳統得以延續。

入座率八成熱鬧不遜往年

香港文匯報記者所見,銅鑼灣港鐵站有橫額展示球場方向,亦有告知入場觀眾須提前做好快測並取得陰性結果的指示牌。警方在大球場一帶道路實施交通改道和封路措施,沿途一帶有大批警員控制人流及指揮交通。

昨日首場賽事於下午3時40分舉行,球場於下午1時30分已開放予觀眾入場。有保安人員檢查入場人士行李,觀眾不許攜帶膠樽和鋁罐入場,約200人提前半小時已到達場外排隊等候。其後到場球迷開始增多,下午2時許場外已出現排隊入場的人龍,部分外籍球迷更特意打扮,熱鬧氣氛依舊,全日約2.4萬人入場觀戰,入座率約80%。

大坑東獅子球會的林先生穿着球衣早早做好準備等候入場。他說,因受疫情影響,海外旅客到港觀看賽事仍需接受「0+3」檢疫,因此今年來觀看賽事的外國旅客相較疫情前少了很多,但也因此讓他輕鬆搶到入場門票,「以前都是一票難求,今年就相對好搶了!」他認為讓觀賽者可以在觀賽時飲食有助於提高觀賽體驗,「吃着東西睇比賽才有氣氛。」

路德會協同中學的譚老師應校方欖球組的推廣活動,約於下午3時帶同七八名學生進場觀看比賽。他對可以再次現場參與如此盛大的體育賽事感到非常開心。中四的何同學更難掩興奮之情:「與觀看電視不同,可以感受現場氣氛。」對入場觀看賽事前先做抗原快測的規定,譚老師深表理解,「做快測不會佔好多時間,都會配合政府防疫要求,爭取可早日『0+0』。」

除本地觀眾外,部分球迷更由外地來港觀賽。有外地旅客知道有關「0+3」檢疫安排而提前來港,其中,加拿大旅客Todd及Chris提早4天抵港,以支持加拿大的隊伍,對七欖的舉行表示非常興奮和期待。來自澳洲的Alex亦表示,入場前做快測或檢查結果會令入場的流程較長,但他認為可以接受。

有「黃碼」人士被拒入場

有球迷則因入境未滿3天,仍持「黃碼」,未符合「0+3」檢疫規定而被拒諸門外。其中,南非旅客Renier表示早在半年前已購買機票、預訂酒店,並購買了七欖門票準備入場,惟由於只抵港一天,因「黃碼」未能入場觀戰。他稱,自己事前並不知香港的防疫規定,在購票時主辦單位亦未有相關的防疫解說,「我們非常失望,今(昨)早到過主題樂園,同樣被拒絕入場……我們在南非甚至不用再戴口罩,幸好剛才一位女士教我們使用快速測試,因為我們完全不懂。」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知悉有部分人因持「黃碼」而未能入場。他強調,這是香港防疫要求,而「黃碼」只是抵港後維持3天,之後就會轉為「藍碼」,會再觀察今天及明天的情況。對昨日入場人數未及往年,他說,七欖賽事一連三天舉行,已購買門票的觀眾可因應自己的時間入場,相信之後兩天會較多人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