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股強勢反彈,本周恒指就大升8.7%,消息面上主要炒作內地會調整防疫政策,加大開放及政策支持力度,以便能較接近地完成全年GDP增長5.5%目標,惟內地有關當局一直強調現行政策不變。大行景順對市場屢炒內地調整防疫政策就有一番見解,簡而言之,就是「估值低殘,市場在找理由炒作」。有市場人士亦提醒,今輪大市漲勢,並非由基本因素所驅動,一旦美國繼續加息,港股後市將重回險境。

現階段更傾向聽利好消息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指出,就估值而言,A股與港股已包含了很多壞消息,投資者目前「撈底」情緒高漲,使得「交易員需要尋到買入股票的理由」。近日坊間出現一系列消息,當中以內地準備退出嚴格防疫政策的未經證實言論,成為了推升大市的主力,「市場似乎非常看重任何利好消息──無論大小──作為股市的潛在催化劑。」投資者的情緒更傾向於上漲而不是下跌。

趙耀庭表示,最近幾個月,A股及港股的漲勢都以失敗告終,但資金其實一直在流入,作多頭押注,令目前全球最低估值的A股及港股,只要有任何好消息暗示下都能夠飆升。景順認為,有關內地放寬防疫的謠言,為身處低位的內地市場,注入了強烈的樂觀情緒,在主要指數連續4個月下跌後,產生了「復仇式」反彈。恒指本周反彈近9%,有望創下2011年來最大漲幅,而滬深300指數周五也漲了3%以上。

未來會製造更多「利好消息」

另外,在科技股帶動下,科指昨日的升幅達7.5%,這主要是因「不具名的知情人士」向彭博表示,數十名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檢查員,已完成對美國上市中概股的賬目審計,最早將於本周末離港,比原定的11月中旬更早。報道認為,這有助防止數百隻中概股從美國退市。Forsyth Barr Asia分析師Willer Chen就說,市場上突然出現這麼多的積極傳言,使指數反彈,但有很多傳言其實未經證實,投資者只在依賴這些「小貼士」。

有證券業人士稱,未來市場還會陸續「製造」出很多「利好消息」,他估計,這些消息可能包括「內地為刺激經濟將會推出寬鬆政策」、「中央出手拯救內房企業」,又或者「美國總統拜登在中期選舉後『跛腳』,使俄烏衝突有望提早完結」等等。他提醒,很多「利好消息」都是謠言,股民跟風很容易中招,他指出目前支撐港股反彈的兩大因素其實是「低估值」與「成交回升」,並非由基本因素所驅動,一旦美國繼續加息,港股後市一樣危險。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