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爾梨泰院人踩人慘劇的死亡人數昨日增至156人,韓國警察廳廳長尹熙根昨日承認警方在事故中處置不力,向國民致歉。韓聯社則報道,這次慘劇令韓國人開始反思當地特有的「擁擠文化」。

韓聯社指出,經過梨泰院事件之後,韓國民眾回憶起在日常生活中遇過的「擁擠」案例,並且對此深深反省。有韓國網民發文表示,每當星期五下班,從江南站搭乘地鐵都會讓他喘不過氣,「我感覺我的身體不是自己的,像不聽使喚一樣,韓國地狹人稠,可能有很多地方都會發生這種狀況,但似乎都缺乏對策。」

不少網民都提到,「每當碰上地鐵通勤時間或是演唱會人潮聚集的時候,都會感受到不只一次的生命威脅」,更有人呼籲「應該改變在地鐵裏推人、硬擠的文化」。

搭地鐵總被人潮推着走

一名搭乘首爾地鐵2號線上班的打工仔接受韓聯社訪問指出,許多人都會被人潮推進車廂內,甚至鞋子都被擠得脫掉不見。另一名25歲打工仔則表示,上班搭地鐵有時會有呼吸困難的狀況,或是在人潮中被推着走,雙腳甚至沒有着地,「這種文化應該要改善」。

世宗網絡大學防災學者朴正雄表示,在擁擠的地鐵中時常出現呼吸困難與恐懼感,再加上「擁擠」已成為日常生活,所以民眾的危險意識也會鈍化,政府必須意識到嚴重性,努力解決問題。朴正雄表示,人群聚集不一定代表危險,像是首爾市的除夕敲鐘活動,參加的人很多,但也有特別注意安全,是防範系統有成功運作的案例。他認為,應該以這種模式為基礎,更徹底管理來確保安全。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