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發表政策宣言 非複雜產品研准散戶參與
全球虛擬資產快速發展,香港特區政府也張開雙臂擁抱全球虛擬資產,跟上世界創新大潮。政府昨發表政策宣言,闡明在香港發展虛擬資產行業和生態系統而訂定的政策立場和方針,包括將推出試驗計劃,引入虛擬資產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將就散戶買賣虛擬資產展開公眾諮詢,同時計劃推出綠色債券代幣化及「數碼港元」等等,嘗試把有關技術進一步應用於金融市場。政府指出,樂意聯繫全球虛擬資產業界,邀請有關交易所在香港開拓商機。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第七屆香港金融科技周昨日開幕,政府發表虛擬資產政策宣言,闡明為在港發展虛擬資產行業和生態系統而訂定的政策立場和方針,並表示正與金融監管機構締造便利環境,讓虛擬資產創新能夠在香港以可持續方式蓬勃發展。監管機構與政府正研究推出多個試驗計劃,以測試虛擬資產帶來的技術效益,並嘗試把有關技術進一步應用於金融市場。試驗計劃包括為2022年香港金融科技周發行非同質化代幣(NFT)、綠色債券代幣化及「數碼港元」。
先搶攻比特幣以太幣期貨
另外,證監會計劃為香港引入虛擬資產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擬放寬只限持有800萬港元或以上資產的專業投資者參與證券型代幣(STO)的監管規定,並就新發牌制度下零售投資可買賣虛擬資產的適當程度展開公眾諮詢。
證監會昨向基金公司發出一份通函,就虛擬資產期貨ETF在香港公開發售提供更多詳情,列明除了適用於ETF的現行規定外,虛擬資產期貨ETF須在其管理公司、投資策略、披露及投資者教育方面符合額外規定。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兼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梁鳳儀昨表示,在初步階段,料虛擬資產期貨ETF將限於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買賣的比特幣期貨和以太幣期貨,主要認為該交易所的保障度較高,同時以現金交割,會較易控制風險,而證監會亦不時檢視,或考慮擴大合資格虛擬資產期貨市場的範圍。
擬適時放寬STO投資者監管
至於擬放寬證券型代幣(STO)的投資者監管規定,梁鳳儀表示,由於分布式分類帳技術(DLT)可為證券發行和交易帶來一些潛在的好處,既可提高傳統金融業的效率和透明度,同時亦有助降低成本,加上STO愈來愈受傳統金融機構青睞,大部分機構都有興趣將債務證券或投資基金單位等傳統金融工具「代幣化」,故證監會指現已準備就緒,若制訂好適當的保障措施,便會調整監管對策,並允許散戶參與相關投資。
至於是否允許散戶參與虛擬資產投資,梁鳳儀強調主要視乎有關產品的複雜性。若然某一代幣的特點較為創新和複雜,而且沒有在法律上被包裝成為金融工具,例如有細分化以資產作為支持的代幣,或反映項目的收入流的代幣,視乎這些代幣的條款和特點而定,它們可能會被歸類為「複雜產品」,而分銷這些代幣的持牌機構便需確保產品適合有關投資者,並需提供產品相關最低限度資料和警告聲明,而這些代幣亦須受限於「只限專業投資者」這項總體規定。
港邀全球業界探索金融創新
政府表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對全球從事虛擬資產業務的創新人員抱持開放和兼融的態度,現正與金融監管機構締造便利的環境,以促進香港虛擬資產行業得以可持續和負責任地發展。誠邀全球虛擬資產業界攜手合作,憑藉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遵從最佳國際標準和做法,在清晰、靈活和便利的監管環境下發揮金融創新的潛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我們現已向全球市場清晰表達對於虛擬資產的政策立場,表明我們與全球虛擬資產業界一同探索金融創新的承擔和決心。」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歡迎金融科技及虛擬資產業界和人才匯聚香港,並指政府將致力在整個虛擬資產價值鏈上促進金融服務可持續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