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特區政府於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昨日在電視節目上表示,正與發展局商討合適的土地,目前已搵到五六塊用地,來源雖然主要以新界為主,但希望在港島等巿區尋找合適土地,目標是每個區都有供應,且會盡量在市區安排較大的單位,新界區則以細單位為主。她透露,「簡約公屋」連同傳統公屋,未來5年供應量會由10.5萬個增至15.8萬個,根據香港未來人口分布、新增輪候人數等,未來5年傳統公屋輪候時間仍維持在5年多。
何永賢表示,「簡約公屋」用地來源主要是一些短期用途土地,例如停車場、公務部門用地等,現已覓得五六塊合適用地,不算太偏遠,亦有交通基建等配套,除新界地區外,亦希望於港島等巿區覓地興建,「正與發展局商討有否其他地塊合適,我們目標是希望(供應)可分布得闊一些。」
她說,現時土地來源少不免都是在新界,但都希望可搵到巿區甚至是港島區用地,希望每個地區都會有一些供應。而且都希望可搵到較大幅土地,不希望是太零碎,否則每塊地只得幾百個(單位),管理及效益都會比較欠佳,大的土地就建多些單位,不太大的就盡量起高一些。
她並表示,「簡約公屋」的大、細單位比例會跟從傳統公屋分布,但盡量在市區安排較大單位,新界則以細單位為主,「明白巿區都是較受家庭歡迎,因為有小朋友要讀書,若要轉校又要再適應(新環境)會是一個挑戰,所以會盡量(在巿區)安排多些大單位。有些老人家較不介意的,去新界住可能空氣好些、閒適一些,就可能安排較多一二人單位。」市民入伙後,可自行按需要進行間隔,她建議利用輕巧材料以便將來還原,如以高度貼近天花板的書架或木板作間隔。

料未來5年公屋輪候維持5年多
何永賢又指,原定未來5年有10.5萬個公屋單位供應,現會增至12.8萬個,連同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將增至15.8萬個,即相對過往目標供應量多出約50%。而現時公屋需求量為30.1萬個單位,10年時間足夠尋找土地,惟首5年土地供應仍緊缺,故推出「簡約公屋」,而連同「簡約公屋」計算,政府目標是將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在4年內降至4年半,但根據本港未來人口分布、新增輪候人數等,未來5年傳統公屋輪候時間仍維持在5年多。不過,她相信情況正轉勢,「首5年是(傳統公屋輪候時間)6年,然後慢慢是5年多,然後再長遠,就真的要再多看看。」
她強調,混合計算傳統及「簡約公屋」輪候時間,並非混淆視聽,反而更透明化,因綜合輪候時間與傳統輪候時間將一同公布,讓市民比對政策效果,預計2024/25年「簡約公屋」落成後,能看到兩者的變化。
她還指,特區政府已考慮多個方式「提速、提效、提量」,以加快公屋興建,而「提前上樓計劃」的首5年已確定有1.2萬個單位可提早入伙,申請者可提早3個月至18個月上樓,例如當中的古洞北19區一個地盤可興建9幢至10幢公屋,以往會由土木工程署先平整地面,後再交付予房屋署,現時正商討「分期分段交付」方式,當中約5幢便可提早18個月入伙。
投標擬增條件 讓承建商「鬥快」
她提到,政府在興建公屋時會增設投標條件,如要求愈快落成愈容易中標,讓承建商「鬥快」。
此外,她表示未來5年落成的傳統公屋工程已進行中,並定下圖則,難以改動,因此在後5年才採用合成組裝,認為在較大地盤採用會有較大成效,呼籲業界及早準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