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嚴璐瑤)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成立典禮暨香港教育開新篇高峰論壇今日(29日)於灣仔會展中心舉行。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程介明致辭時表示,疫情成為教育的挑戰,但香港教師沒有「躺平」,而是在創新。他強調,教育資源的重心投放必須從學校跳到個人。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國家教育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原副主任袁振國、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程介明、香港教育大學學術及首席副校長李子建、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楊銳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范息濤出席演講,探討香港教育發展方向。

蔡若蓮的講題是「優化教育 裝備未來」。她表示,香港教育要以培育愛國者為目標,這需要推出教師專業操守指引以守護教育專業。她說:「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間學校遇到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袁振國發表題為「中國基礎教育的歷史進程:從規模擴張到高質量發展」的視像演說,講述在「科教興國」戰略下,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李子建的講題是「開啟香港學校課程新篇章」,他表示,開啟香港學校課程新篇章要做到開拓新元素新方向,「保」香港學校課程特點,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減輕學校行政負擔四個方面。
楊銳談到自己對香港教育的觀察,認為香港教育最突出的優勢是「融中西之長」。而范息濤則從少子化趨勢及未來本地人才稀缺,早期兒童教育的重要,早期兒童教育質量和現狀幾個方面來談早期兒童教育發展。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