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7.3之際,為穩定市場預期,中國人民銀行與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宣布,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即在理論上釋放25%的跨境融資額度。專家分析,在人民幣匯率繼續承壓背景下,上調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意在穩定市場情緒和跨境資本流動。當前央行維護匯率穩定信號明確,工具箱充足,後續料有更多措施出台穩定匯率和資本跨境流動。
人民銀行昨在公告中稱,上述調整「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增加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資金來源,引導其優化資產負債結構。」
上調跨境融資調節參數
央行此前提出,動態調整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系數,既防範跨境資本「大進大出」、引導跨境資金良性雙向流動,又緩解人民幣升值或貶值壓力,充分體現宏觀審慎+微觀監管二位一體的宗旨。從央行公布的宏觀審慎調節公式看,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為1時,企業跨境融資槓桿率是2,即企業最高可借入淨資產兩倍的外債。此次調整意味着在「全口徑」模式下,境內企業和金融機構可借入的外債額度比調整之前提高25%。
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王青表示,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旨在擴大資本流入,境內機構借用外債空間進一步擴大。10月下半月以來,受中美利差倒掛幅度擴大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出現脫離美元走勢的較快貶值苗頭,穩匯率需求增加。此舉一方面有利於增加境內美元流動性,緩和現匯市場人民幣貶值壓力,釋放穩匯率信號,有助於穩定市場信心,避免短期內人民幣貶值預期過度聚集。
王青預計,若後期匯市波動風險增加,監管層還可能採取多措施穩定匯率,包括加大在香港市場的央票發行規模,收緊離岸人民幣流動性,遏制離岸人民幣貶值勢頭;調低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系數,控制資本流出;重啟逆周期因子,繼續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等。
招商證券:央行工具箱充足
招商證券指出,截至10月25日,人民幣中間價較年初貶值12.4%,即期匯率突破7.3,刷新歷史紀錄。但人民幣持續貶值的一致預期尚未形成,一年期無本金交割遠期(NDF)溢價很低,銀行代客遠期淨結匯從4月以來由正轉負,但明顯低於2015年人民幣貶值階段。當前,央行維護匯率穩定,立場鮮明,工具箱充足。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靜靜預計,短期人民幣仍將隨着美元走強而延續貶值,到第四季國內經濟企穩復甦而美國經濟因大幅加息可能引發衰退,終將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匯率貶值不會改變貨幣政策的寬鬆基調,但寬鬆的方式與節奏可能調整。
昨天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跌438個基點報7.1668,人民幣在岸價(CNY)也隨之下行,即期官方收盤價報7.3085,與中間價同創近15年新低,較上日大跌475個基點,單日貶值0.65%。至昨晚9時47分,離岸人民幣(CNH)報7.3290。
花旗料人民幣見7.5
花旗策略師Gaurav Garg和Philip Yin在最近報告指,隨着人行允許中間價走弱,表明將從「形成橫盤天花板」轉向「追趕市場價」,這種轉變或使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進一步走高,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或見7.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