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吸策略性產業落戶
為配合「搶企業」、「搶人才」的目標,香港特區政府將採取措施,主動招商引才,一改過去被動等企業、人才來港做法。行政長官李家超昨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全新的「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建議把近年在「未來基金」下設立的「香港增長組合」、「大灣區投資基金」和「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把從「未來基金」撥出300億元新成立的「共同投資基金」,歸一收納,匯聚有關資源,由政府主導投資策略性產業,吸引和助力更多企業在港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競文
李家超表示,政府會構建新體系,推出一系列新措施,招商引資引才,強化競爭力,有很多做法都是破格、主動和聚焦的,包括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設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其中,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目的是增加本港整體產業發展及機遇,同時期望與施政報告提出的「搶人才」及「搶企業」政策做到相輔相成。
引進潛力戶 為港產業謀長遠
全新的「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近年在「未來基金」下設立的「香港增長組合」、「大灣區投資基金」和「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建議從「未來基金」撥出300億元成立的「共同投資基金」歸一收納,匯聚有關資源由政府擔當主導角色,以引進和投資落戶香港的企業。
在實際操作方面,李家超表示,政府在挑選企業投資時會謹慎處理,由公司董事局作決定,而主導權在財政司司長手上,確保以本港整體利益為依歸。同時,政府會設立諮詢委員會,由委員會推薦有潛力及對本港有利的企業。
李家超強調,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最終目標不止是賺錢,而是要為香港長遠發展努力,以吸引更多人才及公司來港發展,而且該公司是一個扶持本港長遠發展的基金,將來的發展路線需要待公司運作一段時間之後,再總結經驗去決定發展方向。
目標5年吸逾百先進企業
施政報告又建議設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並配合50億元「策略性創科基金」。政府將針對的一些產業,表列對香港整體發展有策略性幫助、對香港整體發展有重大影響的企業名單,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先進製造業和新能源科技等策略性產業及人才,並有度身訂造的配套政策吸引它們落戶。目標是未來5年吸引不少於100間具潛力或代表性的創科企業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包括至少20間龍頭創科企業,為香港帶來過百億元的投資,並創造以千計的本地就業職位。
據公司註冊處文件顯示,「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於10月11日成立,英文名稱Hong Kong Investment Corporation Limited。公司首任董事為朱兆荃(Chu Siu Chuen Francis),即金管局副行政總裁(外匯基金投資辦公室),及金管局外匯基金投資辦公室私募市場首席投資官(私募市場)黃信成(Wong Shun Shing Samson)。
被歸一收納於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未來基金」,由特區政府於2016年設立,目的是為財政儲備爭取較高的投資回報,以支持日後持續增加的需要。據金管局去年的年報顯示,未來基金在投資組合與長期增長組合的比重,於2021年約為40:60。未來基金在2016年至2021年的投資回報分別為4.50%、9.60%、6.10%、8.70%、12.3%及17.8%。
搶才吸資重點措施
◆ 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
由財政司司長帶領,專責向內地和海外的重點企業提供特別配套措施和一站式服務,以引進到港
◆成立「人才服務窗口」:由政務司司長領導,專責制訂並統籌招攬內地和海外人才的策略和工作
◆從「未來基金」撥出300億元,成立「共同投資基金」:引進和投資落戶香港的企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