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將增設休閒設施及項目,為市民活動加添不同元素,包括在港島建造約60公里的「活力環島長廊」,開發大嶼山南部生態旅遊,以及在全港五區與不同團體合辦周末市集,催化多元本土經濟。

施政報告中提出,「活力環島長廊」全長約60公里,連接港島北岸海濱長廊及南區多條現有海濱和郊野步行徑,預計明年起進行研究、設計,以及展開工程,5年內完成駁通九成長廊。政府亦正積極研究發展大嶼山南部約1,000公頃的綠化地帶土地作生態旅遊或康樂用途,以發展大嶼山南部生態旅遊。

此外,今年第四季起,民政事務總署會在全港五區與團體合辦周末市集,催化多元本土經濟,食環署也會參考經驗,明年舉辦周末市集。

6億元推文化古蹟本地遊

其他本地特色旅遊推廣方面,政府計劃動用6億元推出為期3年的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鼓勵旅遊業界開發具文化和古蹟旅遊元素的旅遊產品。旅遊發展局也會推出新一輪「賞你遊香港」及「賞你住」,並增加名額,以帶動本地氣氛和消費。

政府表示,將致力推動文物建築保育,包括將繼續管理屏山、龍躍頭等數條受遊客和市民歡迎的文物徑;與港大合作推出其歷史建築群;今年11月舉辦「文物時尚·荷李活道」嘉年華活動等。

香港環境保護協會主席、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聯盟秘書長樊熙泰表示,支持政府開發生態相關旅遊項目,但建議同時使用有效益的方法對旅遊地點進行環境保育。

他以大嶼山南部生態遊為例,指大嶼山是許多候鳥飛行的必經之路,建議政府在打造綠化帶的同時,可考慮設立適合候鳥的觀景區,將米埔的候鳥分流至該處,由於大嶼山目前交通設施仍然不足,相信政府在規劃上有較大空間。

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彭耀佳表示,旅發局稍後將公布新一輪「賞你遊香港」及「賞你住」詳情,並配合政府推出「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透過香港旅遊業議會,向本地持牌導遊及領隊提供培訓,內容涵蓋大城小區和文化古蹟,以提升旅遊業從業員的專業水平,支持文化古蹟深度旅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