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多個利好消息刺激,恒指昨以全日最高位收市,逼近萬七關口。中通社
科技股昨日表現亮麗
教育股昨日表現造好

歐美衰退陰霾不散 專家倡投資者炒股跟國策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利好釋放,加上隔夜納指及昨日納指期貨亞洲時段造好,恒生科指昨日勁升4.3%。在科網板塊造好帶動下,港股昨以全日最高位收市,升301點或1.8%,收報16,914點,成交997.56億。雖然大市再逼萬七點,但分析認為,環球股市仍受歐美經濟陷入衰退及通脹高燒等不明朗前景困擾,港股難免被拖累,投資者宜炒股不炒市,跟着國策走。

二十大目前正在北京召開,在今次大會報告中,就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了重要指引,當中提到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等,被投資市場人士視為未來的重要國策。消息刺激科技股及教育股向上,也推動港股昨日大升301點,收報16,914點,恒生科指更升136點或4.3%,收報3,336點,惟大市成交未跟上,僅998億元。恒指連升3日,累升525點或3.2%。

科技股教育股造好

科技股成大市焦點,除理想(2015)平收外,其餘的科指成份股全線報捷,其中比亞迪電子(0285)及金蝶(0268)均升逾一成,阿里健康(0241)及金山(3888)升逾9%。另外,騰訊(0700)升3%,阿里巴巴(9988)升3.8%,美團(3690)升2.9%,京東(9618)升3.7%。教育股方面,中國東方(0667)升4.6%,嘉宏教育(1935)升4.1%,中匯(0382)升3.4%,新東方(9901)升3.4%,中教(0839)升3.1%。

除上述兩板塊外,內地銀行首3季貸款均有增長,內銀股普遍造好。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相信,港股已進入跌浪尾聲階段,撈底值博率開始提升,未來港股的成交量是最重要觀察指標,若大市成交回升至日均1,200億元,這將是市場資金跟進的信號,屆時港股便有望見底回升。

高盛超配中國股票

高盛亦建議,投資者應該沽出標普500指數的好倉,並買入國指的好倉期權。高盛策略師Christian Mueller Glissmann表示,今年來,中資股的買氣低迷,但與標普500相比,國指的波動性及估值都較低,而且中資股較少受到全球宏觀經濟逆風和中美關係的影響。在全球市場波動下,高盛總體上處於減持股票的狀態,但在亞洲仍然看好並超配中國股票。

基金經理同樣看淡美股,有「新興市場之父」之稱的Mobius Capital Partners創辦人麥樸思接受彭博訪問時重申,聯儲局為對抗高通脹,可能需要加息到9厘。他表示,美國通脹率未有見頂回落跡象,若通脹升至8%且不回落,聯儲局便需要加息至9厘。只有美國通脹率放緩,大幅加息的機會才會消失,但他認為當地通脹不會很快消退。

美高通脹恐累全球

信安資金管理(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陳曉蓉亦指出,目前所有經濟指標一致指向環球經濟正在放緩,展望第四季,投資市場大概依然離不開高通脹、緊縮貨幣政策及經濟衰退這三大投資主題。近來環球通脹升勢開始減慢,主因油價的影響逐步消退,不過,今年餘下時間,高通脹局面或仍難以扭轉。以美國為例,當地9月份核心通脹再次上升,物價上升亦從供應層面短缺轉向需求主導,聯儲局以至其他成熟市場央行或有需要繼續加息。她認為,面對上述不明朗因素,加上持續收緊的金融狀況,不利風險資產表現,投資者整體取態宜趨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