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昨日發表網誌指出,市建局團隊積極為市區重建項目拆牆鬆綁,加快處理舊區老化問題。他表示,市建局和政府正就「預先批地」的概念制定相關的執行框架,包括審批地契條款、仍被佔用樓宇的管理安排、佔用人的處理等工作範疇等作仔細研究,亦已揀選盛德街項目作為「預先批地」的試點,團隊會檢視其執行情況,考慮在日後推行九龍城、深水埗以至在油旺區的大型重建項目時應用。
韋志成指出,市建局最近於俗稱「五街」的明倫街/馬頭角道發展計劃,以及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計劃兩個項目推行兩項新措施,包括在將整個規劃程序由以往最長需要24個月提早至約18個月內完成;以及研究讓在市建局公布開展項目當天,已在項目內擁有不少於指定數目的工業樓宇物業、並符合條件的註冊業主參與項目的發展,促成兩個項目一併發展,以達至更大規劃效益。
盛德街項目97%業主已接納收購建議
市建局現有4個已獲政府批准的重建項目,正在進行收購業權及協助住客搬遷的工作,當中位於九龍城區的盛德街馬頭涌道重建公務員建屋合作社試點項目(盛德街項目)進度較快,涉及的155個業權中,97%的物業業主已接納市建局的收購建議,住戶陸續遷出。
市建局正與地政總署商討精簡及加快該項目的批地程序,讓項目提早取得有關批地文件以進行招標,爭取最快明年內與合作發展商展開工程,預計可提供約640個住宅單位。
而為加快重建流程,市建局於去年6月改變以往「先清場、後招標」的程序,於大角咀橡樹街項目試行「預先招標」模式,在清場的較後階段便籌備展開項目招標的工作,項目因而提早了約一年時間完成招標,覓得合作發展商提早接手項目,預早進行項目的詳細設計和擬備相關圖則,提交予政府部門審批。
惟韋志成表示,即使採用了「預先招標」,若項目內仍有少數未能按時遷出的個案,市建局在完成招標後亦不能為有關地盤提交批地申請,相關工程也不能展開,未算完全達至加快施工的目標。
為此,市建局與發展局和地政總署商討後,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配合,研究在日後推行較大型的重建項目時試行應用「預先批地」的概念,屆時市建局會視乎清場進度,當項目內只剩為數甚少,並已有搬遷安排的佔用人,清場的複雜性較低時,便會因應招標計劃,提早向政府申請預先批出一份具附帶條款的地契文件。 ◆香港文匯報記者 費小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