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維用了幾十字就描繪出秋天傍晚雨後山村的秀麗風景,其中一景就是蓮花搖動起來。 資料圖片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王維居於輞川時所寫,「山居」就是他所住的輞川別墅,王維晚年在此處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詩中描寫了秋天傍晚時候山村的秀美景色,亦描繪出詩人居於山中的恬淡生活。這首詩不但營造了清秀明淨的意境,而且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猶如一首優美的山村抒情小夜曲,體現了王維在詩歌、繪畫和音樂方面的深厚造詣。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雖然只有四十字,卻活靈活現地描繪出秋天傍晚雨後山村的秀麗風景,難怪蘇軾對王維詩有「詩中有畫」的讚譽。

首聯平淡自然,絕無雕飾,只是點出季節、時間、環境:一片空山之中,剛下過一場雨,又正是傍晚秋涼的天氣。簡明直白的十個字,描繪出山中秋色的清新疏淡,令人宛如呼吸到雨後清爽濕潤而略帶涼意的空氣。

頷聯以概括的筆墨描繪山中夜色,能見出作為詩人兼畫家的王維在構圖取景方面的功力。「明月松間照」從天上寫,通過月和松的關係畫出這幅圖畫的背景:山上松林間露出一輪皎潔的明月,藍色的天空襯出剪影般墨綠的松林。「清泉石上流」從地下寫,泉水流過山溪中的白石,反映出泉水的清澈,以及流過石縫間,激盪起泉水的清響。這一聯用最簡單的構圖,概括了山中秋夜的主要特徵,並且在鮮明完整的畫面上,突出了清朗爽淨的基調。因此不但成為王維的名句,而且經常被後世的山水畫家用來題畫。

頸聯轉作動態描寫,饒富趣味。「竹喧歸浣女」從聽覺落筆,先寫竹林傳來一陣談笑聲,再點出一群山村女子洗衣後歸來,詩人只用了五個字,就把竹林的深密,以及山村女子活潑天真、無拘無束的性情烘托出來。「蓮動下漁舟」從視覺落筆,只見清溪中的蓮花、蓮葉搖動起來,才發現原來是歸來的漁舟順流而下,可見水中蓮荷的繁密。

尾聯點明題旨,反用《楚辭·招隱士》中「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典故,說任憑春天的芳草自然凋謝,秋色仍然很美,王孫自可留在山中,不必歸去,抒寫享受山村隱居生活。

賞析由不同的專家、學者撰寫,教育局修訂;書法由陳用博士、任貫中先生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