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國慶假期,我和大部分在北京生活的市民都面臨一個選擇,究竟留在北京或是出外地遊玩呢?思前想後,還是留在北京過節吧,畢竟去外地一不小心遇到疫情,回京就麻煩了。9月底大活動基本辦好後,10月上半月最適合和朋友們喝茶、喝咖啡、飯局小聚及小會議了,想一想,其實也不耽誤籌備10月底各種工作。

9月28日,朝陽區海聯會邀請了外交部前部長李肇星、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會長金旭及中國外交部禮賓司前司長羅林泉等大咖,與我們分享「大國外交與文化自信」。李部長風趣幽默,在對外說好中國故事方面經驗豐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問我們的常識問題,我也轉問各位讀者:身為中國人知道天安門嗎?天安門上掛着誰的照片?這兩個問題比較容易,接下來就考考大家了,照片左右邊寫的是什麼字呢?想不出來可以網上查一下答案。

9月底舉辦了國家級及北京市級的國慶宴會。我有幸參加9月30日北京市主辦的國慶午宴,疫情防護措施十足,7天體溫和48小時核酸,前一晚入住酒店統一安排,晚餐早餐送到房間用餐。午宴在著名的北京飯店金色大廳舉行,很多高規格的國家級和北京市級活動都在此舉辦。飯間基本不走動不到處敬酒,參會嘉賓都很守規矩。等我老了回想,這午宴一定是人生中的特別時刻。

今年《內地港人·百人百事》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特輯也順利在10月1日殺青,正在加緊後期製作並籌備線下首映活動和宣發等等,期待可以讓更多香港及海外網友透過此公益系列紀錄短片了解內地人文生活工作實況。

十一期間,北京的國慶及文創科創小活動依然多姿多彩。10月1日,我到宋莊出席文學藝術小沙龍。北京宋莊是藝術家集中地,各文藝圈大咖經常互相交流,我也常常參與。這次沙龍由我的好友藝術家、策展人燕美策劃及召集,主角嘉賓是衣向東老師和他的文學作品。文學藝術是神聖而高級的,感謝衣老師送我的親筆簽名書。

10月3日,北京交叉科學學會舉辦「京港澳交叉科學領域學術交流」活動,線上共100多位高校學者嘉賓參加,我在線下中關村京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中心會場致辭時,分析京港科創文創優勢互補。該學會由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及北京聯合大學等高校學者組建。其實近年來,科學技術發展已進入了一個大交叉時代,學科之間的交叉深度和廣度已成為影響科技創新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學科交叉融合形成前沿研究熱點,進一步更催生出新興交叉科學領域,成為眾多領域顛覆性技術重要源頭,各位可以多留意。

10月6日,好友趙川的夫人翟子萱老師個人畫展「意寫吾心」開幕。翟老師傳承自齊派即齊白石老先生,以大寫意、花鳥魚蟲、紅花墨葉等為主。在開幕現場我仔細欣賞她的作品,她在前人巨人的高度上作出當代藝術創新,這條路確實不容易,也看得出她下了不少功夫,在青年畫家裏實在難得。

內地元宇宙產業高速發展,以元宇宙形式展示中華文化藝術也在加速推進,期待更多作品用此新形式去傳播。接下來,最重要的國家大會即將在10月16日召開,大家都正滿懷期待,一起喜迎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