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查冊後估計,全港約五分之四的劏房戶未進行登記。圖為住劏房的一對父子。 資料圖片
◆告別劏房行動及民建聯公布「公眾對劏房租管意見」調查結果。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倡加強執法發牌汰劣 訂「告別劏房」路線圖時間表

香港劏房租務管制條例生效至今約10個月,但民建聯昨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仍有三成受訪住戶不知條例已生效。立法會議員鄭泳舜推算,全港約五分之四的劏房戶未進行登記,亦有業主威脅若租客進行登記,便拒絕與其續約,租客為免被趕走只好啞忍,凸顯條例形同虛設。民建聯建議差估署加強執法及巡查,確保租管條例有效落實,並開展研究劏房發牌制度,透過發牌制淘汰劣質劏房,以及制定「告別劏房」路線圖及時間表。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倩

民建聯今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以電話隨機訪問671名市民,了解他們對劏房租管的意見。昨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八成半受訪者贊成政府規管劏房的居住環境,包括最低面積、環境衞生及消防安全等基本居住條件;近三成受訪者不知道劏房租管措施已實施;近七成半受訪者支持劏房實施發牌制,禁止無牌出租劏房。

父母街上流連 讓空間予子女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表示,劏房住戶的居住環境仍然擠迫惡劣,她為了該項調查曾走訪不少劏房住戶,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三口之家,18歲孩子放學回家後的活動範圍只有一張上格床 ,無論是吃飯、做功課,抑或是其他活動都在上格床進行。父母為了讓孩子有更多活動空間,經常在快餐店流連打發時間,讓子女獨享整個劏房空間。

有家不能歸的窘狀並非只存在個別劏房住戶,這種現象相當普遍,李慧琼希望特區政府關注劏房居民的生活狀態,為「告別劏房」訂立時間表,盡快以政策回應劏房居民的訴求,讓劏房戶看到希望。

業主暗示拒續租約 租客就範

法例要求劏房住戶透過提交「租賃通知書」進行登記,鄭泳舜早前向差估署索取數據,全港約有10萬間劏房,但截至9月只有7,000份租約登記租管,以租約為期兩年計算,每年約有5萬戶需要續約登記,但署方數據顯示不足五分之一住戶有登記,情況不理想。

鄭泳舜表示,業主和劏房租客的關係不平等,更有業主為謀求利潤,向租客暗示若進行登記就拒絕續約,租客害怕被業主趕走只好就範和啞忍,因為劏房的租金不低,若要搬遷更要花費一大筆錢,對劏房租客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李慧琼則預計,香港要告別劏房至少需花費10年,其間需增加公屋、過渡性房屋供應,逐步淘汰惡劣劏房。 民建聯促請特區政府加強對違規劏房執法,開展針對劏房發牌制度的研究,冀透過發牌制度淘汰劣質劏房,以及成立「跨部門劏房租管事宜辦事處」,制定告別劏房路線圖;該黨又建議政府規定,新劏房租約起始租金不得高過立約時同區劏房平均呎租一成;同時在本屆政府任期內,盡快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至4萬至5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