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昨日舉行薪酬發布會,建議下月1日起調高12個工種工人的日薪。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建造業工人經過3年凍薪後,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昨日宣布,建議下月1日起除了3個工種凍薪外,其餘工種工人獲加薪,整體平均加幅5.4%,坭水工人的建議加幅最高,由本月日薪1,600元升至1,800元,加幅12.5%。工會表示,香港建造業將步入「黃金十年」,多項工程即將上馬,只要特區政府有序推出工程項目,現行23萬名工人足夠應付工程所需,也能避免工人「一時餓死,一時飽死」的現象。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跟建造業商會及業界磋商後,昨日舉行「2023年度薪酬發布會」宣布建議下月1日起,調高12個工種工人的日薪,其中坭水工及天花間隔的加薪幅度最高,均超過一成。搭棚、油漆工人則加薪5%至7%。模板工人加幅最少,只加3%。但混凝土、紮鐵、挖掘機等3個工種被凍薪。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黃平指出,今次薪酬調整幅度較溫和,主要是要考慮僱主的承受能力,並稱如僱主無法承受,將會衍生更多問題。

另外,工會今年8至9月期間就建造業工人的就業情況,以電話訪問1,470名會員,結果顯示建造業整體失業率為10.8%,就業不足率為11.6%,這兩項數據都較去年有所改善。另外,近八成受訪者反對輸入外勞。

冀政府工程安排合理施工期

黃平指出,部分承建商反映難以招聘到人手,是由於施工期錯配導致,期望政府推出工務工程時多協商,讓工人有更多報酬和有合理施工期。「你一窩蜂,工程一來,一下飽死、一下餓死……一旦趕工的話,勞動力便更緊張,造成很多不合理的施工期,令我們的工人疲憊,甚至出現工業意外。」

工會指出,香港經濟有望從疫情中復甦,未來將推出「明日大嶼」及「北部都會區」等大型發展項目,相信建造業將會步入十年的「黃金期」。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權益及投訴主任吳偉樑指出,業界現時有約23萬名活躍工人,相信本地有足夠工人應付需求。

不過,部分地盤出現拖糧現象,工會今年首9個月已為2,300多名工友追討欠薪,涉款3,000多萬元,其中沙田、馬鞍山和西貢區屋苑都有維修工遭欠薪。工會期望建築界有好前景下,承建商不要胡亂降低投標價導致無法支薪。至於工業意外方面,有地盤是不讓工人於周日休息,體力和精神透支下容易發生意外。

總工會職業安全健康總幹事潘偉傑則指,由於趕工,曾聽聞有地盤在進行高風險工序,如吊運物件時,地面其他工作照樣繼續,構成危險,認為很多工業意外可避免,促當局提高罰則,改善工地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