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面臨財政危機,需大幅節省開支才能填補資金缺口。路透社
◆ 特拉斯政府的減稅方案引起市場憂慮。 法新社

經濟增長目標勢落空 智庫籲各部門減15%預算

英國政府上月提出的大規模減稅方案,被外界警告或導致財政赤字擴大。英國智庫「財政研究所」(IFS)指出,英國政府到2026年時需節省600億英鎊(約5,198億港元),才能填補方案留下的資金缺口,同時警告英國難以達成財相夸騰提出每年經濟增長2.5%的目標。

IFS數據顯示,夸騰需要進行「大幅度及痛苦」的削減開支,才能使英國財政處於可持續道路上,到2026年需合共節省600億英鎊政府開支,才能填補減稅方案留下的缺口,以及國際貨幣市場對「迷你預算案」 恐慌引發的額外借貸成本。

IFS提出的削減公共開支措施,包括限制公共投資佔國民總收入2%,預計可節省140億英鎊(約1,213億港元);除了衞生和國防外,每個政府部門需削減預算15%,可節省約350億英鎊(約3,034億港元)開支。

料年增長低於0.8% 靠借貸支撐

美國花旗集團早前警告,英國難以達成夸騰定下每年經濟增長2.5%目標。IFS經濟預測顯示,未來5年英國平均經濟增長難以超過0.8%。IFS主任約翰遜表示,雖然透過削減開支達到賬目平衡在技術上可行,但警告公共部門資金在過去10年遭受嚴重打擊,剩餘可節省的資金不多,預計到2026年,政府或仍需每年借貸1,000億英鎊(約8,668億港元),遠超先前預測。

夸騰及首相特拉斯均認為,政府提供的減稅及放寬經濟管制政策,將改善英國營商環境,有助帶動經濟增長及增加政府收入,但IFS認為有關計劃未來5年產生的效果有限。

擴大買債種類 央行冀遏拋售潮

英倫銀行繼宣布擴大買債上限至每日100億英鎊(約867億港元)後,昨日再宣布擴大買債種類至通脹掛鈎國債,以應對市場拋售潮,避免對金融市場穩定構成實質風險。英國通脹掛鈎國債前日受到拋售,10年期債息急升64基點,是1992年以來最大單日升幅,亦是傳統國債債息升幅的一倍。

英倫銀行指出,從昨日起至本周五,每日買債限額100億英鎊的其中一半,會分配予傳統的長期國債,其餘則分配予通脹掛鈎債券。 英倫銀行的聲明稱,政府債券前日在市場進一步出現顯著的價格重估,特別是通脹掛鈎債券,央行的行動是要吸收超越市場可以容納的沽售,支持市場恢復秩序,強調並非作為貨幣政策工具,購入的數量會一直檢討,所有買入的債券都會在市場功能構成的風險緩和後,有序及順暢的售回市場。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