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疫後新業態 路邊小店也能受惠
受疫情衝擊的內地零售業正逐漸恢復增長勢頭,剛剛過去的國慶小長假,「即時零售」火熱了起來。聚餐豪飲後亟需醒酒藥,網上點一下立刻可送到飯店;出門忘帶充電線,下單即可有小哥快速送到指定地點;甚至想買新款的iPhone 14,也能在30至60分鐘送達,壓根不用特意跑去商場專櫃購買。「即時零售」打破人們印象中只有餐飲才可外賣的模式,一切日常快消品都可快速流動,極大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熱情,香港文匯報記者發現即使是路邊小店也能受惠於「即時零售」。業內分析認為,「即時零售」不僅是內地疫後零售業態又一創新,更能成為拉動經濟的增長動能。◆香港文匯報記者 孔雯瓊、孟冰 上海、重慶報道
【重慶】小店增小費吸引騎手接單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孟冰 重慶報道)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小長假,因疫情的零星出現,市民「宅消費」再次迎來增長,同樣「即時零售」升溫明顯,無論是婚禮、露營或居家購物,香港文匯報記者在重慶看到,消費者們更傾向通過平台在周邊的小店下單,並在一小時之內收到騎手送來的商品。
在重慶市江北區五里店街道,王女士與丈夫共同經營一家「萬家e購」社區超市,她告訴記者,由於周圍單身公寓較多,年輕人都習慣通過外賣平台採購物資,無論是生活用品,還是露營帳篷、婚禮用品,都可以在她經營的超市買到。「這是10月3日,客人買的30份小『喜』字,應該是結婚臨時需要的;這是4號客人買的露營烤盤,收件地址是金海灣公園北門口,備註電話聯繫……」
社區超市線上訂單逾2000份
王女士指着電腦中的銷售流水告訴記者,年輕人鍾愛通過外賣平台採購物資。今年9月,王女士的店舖在美團上的訂單月營業額超過20萬元人民幣,相比去年增長約35%,今年「十一」國慶節,更覺線上銷售火爆,訂單超過2,000份。「我們最大的感受是,國慶節期間,我們必須為騎手增加派送費用,才能保證貨品送到的時效。」
王女士稱或因運力不足、或因銷售需求火爆,平台的騎手節假日人力緊張,因此客人的線上訂單,她都會酌情增加「騎手小費」吸引騎手接單。
與傳統商超零售、網絡購物不同,「即時零售」「即需即買、即買即送」,解決了「線下不知去哪買,電商下單來不及」的痛點。美團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重慶便利店的「即時零售」訂單同比增長40%,寵物用品店的「即時零售」訂單更同比增長161%,在互聯網零售時代的下半場,「即時零售」正蓬勃興起。
消費者:線上買菜新鮮便利
家住重慶江北區龍塔街道的李先生,「十一」長假期間在家招待過兩次朋友聚餐,從烤肉盤到蔬菜水果,全部選擇線上購物極速到家的方式。「疫情改變了購物習慣,原來買菜喜歡去超市、菜市,現在為了避免時空交集的不必要麻煩,更傾向線上下單,價格也很合適。」李先生稱,在山姆買的燒烤盤,價格與淘寶一致,還能更快收貨;蔬菜他更習慣在盒馬App上採購,新鮮便利。「國慶節最大的感受是,送貨時效不如平時快,平時一小時達的超市配送,一般都需要兩小時或更長時間。」
記者在山姆、盒馬等超市看到,國慶節期間的人流並不算多,結賬處、試吃處等傳統需要排隊的地方幾乎不需排隊,商家在入口、出口等地用醒目的海報宣傳送貨上門極速達。不同於傳統電商的「一處貨源供全國」,高度依賴本地化供給是「即時零售」供給端的特點之一。受益於此,包括傳統商超、便利店在內的本地實體零售業態,正在大規模無縫融入零售線上化進程之中,成為疫後內地零售市場發展的新業態。
【上海】新iPhone美團5分56秒送達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在上海,國慶節宅在家中7天的張小姐,儘管沒有去過商場、逛過馬路,但她假期中的消費一點都不比天天外出的消費者少。原來她迷上了「即時零售」,無論是吃的還是用的,甚至是穿的,「即時零售」都可以做到即買即送,不僅耗時短而且更省力,可以讓她足不出戶買到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
網線衣服百貨即買即送
張小姐告訴記者,「本來以為外賣只能叫到餐飲,結果發現很多東西都可以買到。前幾天家裏的網線被狗咬斷了,周圍實體店舖不知道哪家有貨,網店上又要等兩到三天才能收到貨。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在外賣平台上搜索『網線』,結果發現好多店舖都提供商品,而且免配送費,30分鐘內必達。」自從有了這次經歷,張小姐像是打開了一個全新世界,家裏多數日常用品都開始在外賣平台上購買,國慶期間大降溫,甚至連秋季款衣服都是叫外賣送來的。
所謂「即時零售」,指的是消費者在線上平台下單,線下實體店接單,並通過第三方或自有物流配送,一般在30分鐘左右送達。前段時間蘋果最新產品iPhone 14現貨開售當天,美團即時配送平台僅耗時5分56秒,就完成了第一筆iPhone訂單的配送。目前在美團、餓了麼等平台上,多數常見的日用品均可滿足30分鐘送達,京東到家上的各類快消品也可在1小時內送到。
地下室開店也可賣貨
對於消費者而言,「即時零售」帶來更快更便捷的購物體驗,對於商家而言,這樣的行業模式也是實體店的致富途徑。在寶山經營一家炒貨店的店主告訴記者,之前開實體店很注重門面,因為人流旺的店舖租金也高,帶來很大成本。
「現在有『即時零售』就方便多了,我把店開在商場地下室也沒問題,只要消費者能在平台上搜索到我們,我們就可以賣貨。」這家店裏堆滿了瓜子、花生、板栗等應季產品,還有熱氣騰騰的手搖爆米花,雖然店舖開在不起眼的位置,但得以在網絡上曝光,店舖內生意紅火,外賣自動接單機不時提示「你有新的訂單」並吐出一串串的小票。「我們賣的糖炒栗子、爆米花,送到消費者手裏都還是熱乎乎的,附近的居民送過去最快幾分鐘就到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