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意難做 飯碗難保 買樓小心斷供
目前樓市不單受到疫情破壞,亦受到環球經濟影響拖累,在美國大幅加息下,每個供樓業主「人人自危」,可能要面對公司裁員、生意失敗又或者被銀行追債的局面,導致物業斷供甚至被收回淪為銀主盤。根據代理行數字所得,最新銀主盤滾存量已增至173間(包括住宅及工商舖物業)。專家們預計,歐盟能源危機、俄烏衝突以及金融體系非正常運作都有可能形成風暴,從而大大衝擊本港樓市,最壞情況有可能在年底至明年初出現,而銀主盤隨時去到300間亦不足為奇。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梓田
拍賣場常客、資深投資者伍冠流表示,據他在拍賣場上所見,尚算熱鬧,不至於冷冷清清,都有成交,只是眾人不肯追價,跟之前拍賣場高峰期時是有差別。他又指,現在銀主盤的數字已滾存至約百多間,同兩年前不足100間來比較,的確是增加了。現在美國加息潮以及環球經濟衰退,本地二手樓市道又疲軟,幾種因素影響之下,他看銀主盤會陸續增加甚至去到300間亦不足為奇。
拍賣場有成交 追價者稀少
伍冠流指,銀主盤與業主盤比較,論到抵買的話,看表象銀主盤是比較吸引。不過要留意銀主盤有些是無契或者契據不全的,去銀行好難做到按揭的。這種樓平了三四成都有,譬如個別拍賣盤,市值 500多萬,開價卻200多萬,當然入不入市要自己去衡量。以他來說,平了四成而又契約齊全的就會考慮入市,而自己最近也正物色個別放盤,覺得價錢吸引,準備去拍賣場「碰運氣」。
銀主盤數量增加將成為新趨勢,尤其當經濟出現負增長時,數量大增更是無可避免。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對比上次2008年金融海嘯危機,現在銀主盤數量比起當時少很多很多倍,故現在銀主盤數量未完全反映經濟真實情況,最壞情況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出現。
黑天鵝陰霾 按息或見6厘
他指,現在可能的黑天鵝有很多,包括歐盟能源危機,俄烏衝突,以至金融體系能否健全正常運作,都會成為風暴點,一旦其中一種惡化,也會大大衝擊本港樓市。他提到,英國很有可能成為其中一個風暴點,作為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如果出現風暴,衝擊將會非常巨大,本港樓市將難以倖免。一旦經濟風險升高,利率也不可避免上調,屆時供樓利息升至5至6厘也不奇怪,而且會影響到住宅買家承造按揭年期的長度,如是者就只能「迫住買平樓」,拖低整體住宅價格。
麥萃才認為,銀主盤數量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數字,但存量只有百多間,只佔樓市供應一個很少的百分比。而且,銀主盤形成可以有很多原因,包括破產、失業及生意失敗等,基數如此之低,不一定可以完全反映到真實的經濟情況。不過,由於銀主盤基數低,只要同一時間出現多數十間,銀主盤數量也可以出現較明顯升幅,甚至升逾倍也不為奇。
「0+3」降壓測 難刺激樓市
他又表示,政府即使推出「0+3」入境檢疫措施以及降低壓力測試要求,也無助減輕樓市的跌勢。首先,「0+3」措施只是便利外地遊客到港,但海外買家佔本地物業成交量只是一個很低的水平,而且他們在港買樓要支付樓價百分之十五的買家印花稅,因此該措施不會刺激相關成交。至於降低壓力測試要求只是對手上資金剛剛好的買家有利,但他們不是整個物業交易市場的主流,中產買家才是,因此該措施亦對樓市無太大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