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祈殷(左)和王君玲呼籲市民接種百日咳疫苗。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有專科醫生昨日引述外國有研究顯示,10%至15%新冠患者會同時感染「百日咳」。過去兩年,香港的百日咳個案分別只有22宗及2宗,相信是由於戴口罩及社交距離措施隔絕傳播。然而,百日咳患者初時僅會流鼻水、打噴嚏、輕微發燒和咳嗽,但會日漸加劇,甚至導致肺炎,嚴重者或因血氧低而抽搐及昏迷不醒,且香港鄰近地區的百日咳個案有上升趨勢,內地的升勢更是三年來最高,香港勢必亦面對百日咳威脅,故特區政府應為市民接種百日咳疫苗。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王君玲表示,百日咳又名「雞咳」,任何年齡都會「中招」,主要傳播途徑為飛沫,並沒有季節分布。當患者感染病毒後,潛伏期一般為九天至十天,成人百日咳患者的咳嗽平均持續5周至12周且多屬較嚴重。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估計,香港百日咳的個案數字或被低估,因為百日咳的病徵與一般感冒不適分別不大,因此不少成年人求醫時,醫生都不會為病人檢測百日咳,很容易錯過了確診醫治的最佳時機。

內地呈報個案逐年增加

據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的數字顯示,去年呈報百日咳個案較前年增加近一倍,而今年首兩個月呈報個案多達逾4,800宗,亦超過去年總數的一半。曾祈殷引述有研究顯示,百日咳病毒的傳播力高,比流感、新冠肺炎和肺炎球菌更高。在未有接種疫苗的人口中,一個百日咳原發病例可平均感染14人至17人,且傳播大多於家居或工作環境發生,惟香港於1957年才為兒童接種百日咳疫苗,即1956年或之前出生的人士很可能從未接種任何百日咳疫苗,亦大大增加了他們感染百日咳的風險。

可致嚴重併發症 料疫後個案急升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建議,19歲或以上成人應先接種一劑成人百日咳混合疫苗,其後每十年接種一次成人百日咳混合疫苗或白喉、 破傷風混合疫苗。中心建議,成人百日咳混合疫苗可取代傷口護理而接種的破傷風疫苗。曾祈殷指出,百日咳本身可引致較嚴重的併發症,患者必須及時接受到適當的抗菌治療。

他估計,百日咳等傳染病傳播勢必會在新冠疫情過後急升,而目前本港兒童分階段接種三劑包括百日咳的混合疫苗,之後再接種三次加強劑,但疫苗效力只維持5至10年,因此特區政府應參考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引,讓市民在19歲再接種成人百日咳混合疫苗,及每10年再補打,資助和推廣市民「左流右咳」,即同時左手接種流感疫苗及右手接種百日咳疫苗,以獲得雙重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