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設計師陳維思已在西安生活了20多年。 受訪者供圖
◆西安古城牆邊上,陳維思設計的作品。 受訪者供圖
◆陳維思多年秉持「一個項目,一個樣板」的設計理念。受訪者供圖
◆陳維思的作品成為西安網紅打卡地。受訪者供圖
◆陳維思設計的項目。 受訪者供圖

擁有600多年歷史的古城牆是西安最具特色的標誌,在很多西安人看來,哼着秦腔遛城牆根才是最「西安」的生活方式。同樣,對於已在西安生活創業10餘年的香港設計師陳維思來說,城牆遛彎也已成為習慣。而與很多人不同的是,每每走近城牆,陳維思總有一種特別的親近感,因為與城牆相依相存的,有很多都是他的作品。「數百年前,古人們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城牆,保護着一城人的生活。數百年後,在這座偉大建築的旁邊,我用自己的努力,又繼續服務於市民的生活。」 陳維思說,這既是一種緣分,更像是一種傳承。「沿着古人的足跡,觸摸着古人的氣息,繼續為西安的建設增添色彩,這是我的自豪,也是我的幸福。」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

雖然出生成長於香港,完成學業在新加坡,但陳維思卻一直稱自己是一個「老西安」。「早在1995年和2001年,我先後兩次被公司派到西安工作,所以當我2004年開始創業時,這裏的一切對我而言,都是那麼的熟悉。」如果從開始創業算起,陳維思在西安已拚搏了近20年,但他坦言,其實過去的10年才是他真正的事業期。

讓古城建設邁向國際大都市

時光倒轉至2012年,當時的西安,雖然已經成為西部樞紐城市,但實際上依然和沿海地區存在着較大差距,而這也讓陳維思看到了機會。「西安就是一幅畫,留白的地方很多,給我很多機會為這幅畫增添顏色。」陳維思的機會,也來自於西安國際化大都市戰略的出台。2012年1月,西安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正式提出全面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的奮鬥目標。同年2月,國務院批覆同意《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明確支持西安打造國際化大都市。「西安提出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我的設計理念與之深度契合,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助力西安推開國際化大都市的大門。」

設計重環保成業界新「清流」

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如火如荼,不僅給陳維思帶來很多生意,同時他超前的意識和對環保的重視,也讓他成為業界一股讓人眼前一亮的新「清流」。「當時西安設計專業方面的諮詢還比較匱乏,所以每次回香港,我就買很多設計類雜誌及相關書籍,揹到西安,供團隊學習和借鑒。」而讓陳維思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潛移默化,卻如同一股巨大的力量,不僅悄悄地改變着這個行業,同時亦在改變着這座城市。

陳維思至今還記得自己曾經做過的一個最終成為城市熱點打卡地的項目。「那是一家日料店,老闆豪情萬丈,希望做成西安最頂級的。」雖然陳維思的構思和動作,讓這位老闆時常覺得過於「天馬行空」,但出於對香港設計師的信任,他最終決定「冒一次險」。「開業僅僅幾天,老闆就打來電話連連感謝,因為那家店火了。」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家日料店依然以當初的「面貌」迎客,生意依然很火,網絡上依然好評如潮。每次路過這裏,陳維思總會駐足停留多看兩眼,就像10年的老朋友一樣。

2021年的一天傍晚,和往常一樣,陳維思騎着自己鍾愛的機車去兜風。也是在一瞬間,他發現自己所到之處,竟然看到那麼多自己的作品。「之前並沒有刻意去想過,會為這座城市帶來什麼和改變什麼,我想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給這座城市最好的貢獻。」10年來,陳維思的業務足跡也從西安擴展至陝西全省,又從陝西省拓展至鄰省,業務範圍涉及酒店、餐飲、地產樣板間、辦公空間等多個領域,四川會館、多彩康城、唐華樂府、老城根Gpark招商中心、中海地產、利君明天等多個地標性空間皆出自他的手筆,大大小小的項目更是達到數百個。

既是巨變見證者也是參與者

「西安是我家,香港也是我家。」 過去的10年裏,陳維思在西安生活的時間已經遠遠超過了在香港生活的時間,而他也完整見證了西安從保守閉塞,到開放時尚,再到走向國際前沿,成為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歷程。 陳維思告訴記者,對於西安的一草一木,除了作為「西安香港人」最真摯的熱愛,他更多了一份特殊的情感。「有些地方,傾注了我太多的心血和努力,看着他們從一步步構思到成型,然後成為城市的一景,再延續下去,就像我的孩子一樣。」

陳維思說,能為這座歷史上曾經輝煌無比的偉大城市,在新時期的發展中做出一點些許的貢獻,對於設計師而言,是一種莫大的榮幸,也是一輩子的榮耀。「我想,我會越做越好,西安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