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有三天,會有農夫前來D2 Place「天台農場」幫手維護,翻土、鬆土、去除雜草以及準備下一季種植的蔬菜,阿昌是其中一名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近年來坊間對「天台農場」空間的需求越來越高,他在活動中見到都市人對大自然的憧憬,也眼見許多都市小朋友對耕種等農業知識了解的匱乏,阿昌笑言:「佢哋都未摸過泥土,蔬菜只在街市見過。」通過「天台農場」展開的活動,也在都市人與農業領域之間,搭起一座橋樑。
阿昌曾在「天台農場」成立前做過一番考察,種植地點的日照程度是栽培蔬果成功與否的重要條件之一,他認為D2 Place二期天台日照時間非常理想,加上水源充足,稱得上是一個優質的種植場地。此外,天台離地面較高,較為受風,晝夜溫差大,利於植物積累養分。小塊地的種植與大塊田地其實沒有太大差異,但最大的難點是泥土的養護:「因為始終天台上不是像新界那樣大塊耕田,隨着作物一季季成長收成,泥土裏的微生物和營養不斷流失,我們就必須每隔一段時間進行養土,才能進行下一季的播種。」
此外,因為天台過高,少了小動物與昆蟲,亦令作物授粉情況變差。不過,阿昌就嘗試在天台上種植了蘆薈及開花果樹,花費近一年才吸引到穩定數量的蜜蜂飛高一點來到天台。然而,天台種植也面對着一定程度的環境限制,導致物種多樣性受限,比如蔬菜種植周期長,收成卻不理想。阿昌建議「天台農場」可主力種植果蔬類植物,例如番茄和茄子,這類植物可透過收集果實繁殖下去;或是種植果樹,例如荔枝、百香果、金橘類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