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在「兩幹道一鐵路」的建設方案中,團結香港基金主張3條線路均經過大埔林村,該處是在政府發展計劃之外,但基金認為屬具潛力發展用地,約可釋放300公頃土地。據基金早前發表的一份土地房屋政策研究報告顯示,林村是一處長條形土地,鄰近林村南華莆的用地毗連粉嶺公路,連接新界北和九龍,交通方便,用地範圍內有大量鄉村、植被及空置用地,發展方向應盡量融合當區的鄉村風貌。同時,林村坐擁郊野公園的美麗自然景觀及古樸的歷史文化資源,包括原居民宗族的圍村、歷史悠久的大宅、百年古廟及傳統市集等,只要加以適當保育,便可成為重要文旅景點,讓大眾得以繼續欣賞香港碩果僅存的歷史瑰寶。而林村附近的泰亨棕地群可與鄰近地區合併發展,提供3公頃用地以興建公營房屋。
至於兩條幹道的走線,南北幹道北面連接粉嶺公路及香園圍公路,南面則連接青沙公路,途經粉嶺市中心、粉嶺南、林村、大帽山及美孚,全長約18公里,包括大帽山隧道部分的12公里,沿線可釋放沙頭角、粉嶺南及林村附近的土地。東西幹道全長計劃為17.7公里,工程主要為擴闊現有粉錦公路,東面連接粉嶺公路及吐露港公路,可沿香園圍公路直達深圳蓮塘; 西面經港深西部通道接駁深圳前海,並連接擬建的屯門西繞道及11號幹線。兩條公路均可大大提升新界對外的聯繫。
盼解決新東北交通擠塞
在分流交通方面,南北幹道可分流大埔至沙田及市區的車流,吐露港公路、城門隧道、青沙公路、獅子山隧道和大老山隧道的擁堵情況,均能得到紓緩。東西幹道可分流往返屯門、元朗及大埔的交通,緩解即將飽和的9號幹線、元朗公路及吐露港公路路段。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表示,制定有關倡議方案的初心並非只着眼於「明日大嶼」或「北部都會區」建設,亦希望解決新界東北部長久以來的交通擠塞問題,並與特區政府的「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相互配合,透過策略性的交通基建,為新界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