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亮

王正亮,在父親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初中已接觸玄學,後得佛法老師傳授陽宅風水及文王卦。直到2013年,通過禪定悟出與際遇相應之姓名學,依此因緣,公開奧秘,望有緣人得到裨益。

從五行「土」的特性說起,土是五德之一,代表堅實的信,誠信、信用、忠誠。故土「姓氏」的人,行事自然重視信用、忠誠、信譽!是自己的僅次於生命的重要價值觀,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一定不會先選擇講大話、做喪權辱國的行為。但當「土」受木剋,面對人生交叉點,受到衝擊、壓力,甚至面對生死存亡的時候,就會出現反差,行事無底線,什麼忠君愛國,言而有信,長幼有序,父慈子孝,全部皆可拋諸腦後。

而今期要敘述的歷史人物,便正正是五代十國期間的兒皇帝石敬瑭。他的姓名五行組合是戊土、甲木和辛金。由於甲木是陽木,當剋陽土「戊」時,自然是無情之剋!個性自然會出現嚴重反差!

在其岳父的角度而言,他是稱職的女婿,忠誠可靠,但在中國歷史的時代節點而言,石敬瑭卑躬屈膝地把比他小10歲的外族契丹王—耶律德光稱作父親,就是喪權辱國的行為!

為了讓大家容易理解當時的人物關係,稍微理順先介紹一下並簡述其五行互動的化學作用。

(一)李亶,五行組合丙火甲木,即唐明宗是李克用的養子。

(二)而李亶·唐明宗也有養子李從珂,五行組合是丙火壬水庚金。

(三)而石敬瑭則是李亶的女婿,其五行組合是戊土甲木辛金。

(四)由於姓名攻克學中伯樂的定義就是「生我姓氏的五行」就是自身的伯樂貴人,所以李姓就是自己的貴人。

(五)但為何李亶是石敬瑭的伯樂,同時,同是李姓的李從珂,則是敵人呢?

(六)因為當李從珂的丙火姓氏要生戊土石姓時,「從」字的壬水就會阻止其生的效果,變成反差效應,反成敵人!

而當時歷史概況如下:

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是後唐明宗的女婿,早年與李從珂一齊追隨明宗,都以能征善戰著稱。後來,石敬瑭與李從珂發生了矛盾,上奏彈劾李從珂,唐明宗大怒,將其免職。

唐明宗死後,他的兒子李從珂做了後唐皇帝,這就是唐末帝。唐明帝在位時,唐末帝已與石敬瑭不和,等到他登基後,兩人終於鬧到公開決裂的地步。

石敬瑭本是勇將,唐朝沙陀部人,輔佐李克用和李存勖,屢立戰功,升至刺史。他從小沉默寡言,喜歡讀兵法書,而且非常崇拜戰國時期趙將李牧和漢朝名將周亞夫。唐明宗對他很器重,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讓他統領自己的親軍精銳騎兵「左射軍」,將他視為心腹之將。

石敬瑭不僅在戰場上救岳父唐明宗,在遇到政治難題時又是他為唐明宗分析局勢,指點迷津,體現出了過人的政治謀略。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勸唐明宗順應時勢,在兵亂時取得帝位。石敬瑭後來去河東任節度使,並兼任雲州、大同軍等地蕃漢馬步軍總管,掌握了河東這塊後唐起源地區的軍政大權。

石敬瑭不僅在軍事和政治方面有勇有謀,有韜略,在地方事務的治理方面也表現出色。在陝州、魏博、河東等地,他都很有政績。石敬瑭在任時異常節儉,不貪聲色,很多事都親自處理。到陝州時不到一年就將當地治理得井井有條,再加上他自己很清廉,施政很得人心。

唐末帝派兵討伐石敬瑭,石敬瑭眼看要抵擋不住了,這時,有個叫桑維翰的謀士給他出個主意,讓他向契丹人求救兵。

那時候,耶律阿保機已經死了,他的兒子耶律德光做了契丹國主。桑維翰幫石敬瑭起草了一封求救信,對耶律德光表示願意拜契丹國主做父親,並且答應在打退唐軍之後,將雁門關以北的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指幽州、雲州等16個州,都在今河北、山西兩省北部)土地獻給契丹。耶律德光正打算向南擴張土地,聽到石敬瑭給他優厚的條件,真是喜出望外,立刻出5萬精銳騎兵援救晉陽。這樣,內外出兵夾擊,把唐軍打得大敗。後來,耶律德光來到晉陽,石敬瑭親自出城迎接,卑躬屈膝地把比他小10歲的耶律德光稱作父親。

經過一番觀察,耶律德光覺得石敬瑭的確是死心塌地投靠他,便正式宣布石敬瑭為皇帝。石敬瑭稱帝後,立刻按照原來答應的條件,把燕雲十六州送給了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