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 不少饕客中秋最惦記膏滿黃肥的大閘蟹。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首批江蘇貨最快周內應市 天熱阻脫殼長大 料價升兩成

每年中秋,饕客們最惦記的莫過於膏滿黃肥的大閘蟹。不過,今年氣候異常,華東地區夏季炎熱且熱天日數多,大閘蟹會「姍姍來遲」抵港。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到九龍城一帶蟹店巡查,見到大部分大閘蟹店舖尚未開始銷售今年的秋蟹。有零售商表示,首批江蘇大閘蟹周內才陸續應市,預料售價較去年上調一兩成,每斤價錢介乎148元至560元,但相信不缺捧場客。◆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文禮願

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在九龍城一帶視察,買餸的市民不多,部分大閘蟹專門店沒有開業,其餘開業店舖則以售賣水果、粽、中藥等為主,大閘蟹櫃也未滿座,只有個別門市出售「六月黃」品種的細隻公蟹,普遍每隻售70元至88元,但供應量不多,顧客寥寥,想必是新一批正宗秋蟹還未能應市。

大閘蟹銷售商之一的「三陽泰」執行董事翁占士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該店出售的江蘇清水大閘蟹,將由韓國轉運抵港,周內應市。他坦言今年天氣持續炎熱,影響大閘蟹脫殼,通常脫殼期氣溫以攝氏23度最適宜,但至本月初,江蘇省蘇州一帶最高氣溫仍直逼30度,影響大閘蟹脫殼長大。

此外,大閘蟹脫殼後還需要時間休養,又稱上水(指螃蟹會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並開始進食),因此首批來港大閘蟹會比較細隻,「今年中秋節無大隻大閘蟹食!」

每斤最貴560元 料不缺捧場客

售價方面,他指今年大閘蟹售價會比去年貴一兩成,每斤價錢介乎148元至560元,但相信不缺捧場客,「香港人長期無得去旅行,累積一定消費力,唯有寄情於食!」

雖然對散客消費力的預測樂觀,但他較為擔心酒樓訂單,「我們這一行的商家相對穩定,暫時未見到結業潮,但現在經濟大環境不理想,我們將蟹賣給酒樓,對方可能沒辦法找數。」

有商家疑社交網賣走私貨

翁占士亦指出,在正規渠道的大閘蟹來港前,已留意到有商家透過社交網站展開銷售,懷疑是無牌走私食品,希望政府能加大力度打擊。「產地那邊都沒開始放貨,他們賣的會是什麼呢?」

香港大閘蟹進出口協會會長陳潤添受訪時直言,今年大閘蟹的收成期較往年推遲20多天,近期只有少量供應抵港,相信下月初才有大批蟹到港。而且近期首批抵港的大閘蟹,尺寸偏小,孕期未算成熟,「一般只重兩三両,唔算大隻。」

至於產地來源方面,蟹商今年入貨亦以江蘇一帶為主。雖然時令大閘蟹未算豐收,但估計下月抵港時質量跟往年相若。而價錢方面,蟹商也不敢大幅加價。

他又指,港人對大閘蟹的需求有增無減,由上世紀九十年代每年食用500噸,增至近年2,000噸。港人偏愛食公蟹,認為肉質較滑身,而上海人就喜歡食蟹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