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疏散至地盤外。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職安專家推斷安達臣道天秤倒塌事故兩大可能成因

安達臣道的巨型天秤倒塌事故敲起工業意外的警號,有職業安全專家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根據現場照片判斷,倒塌的天秤斷裂處位於基座焊接位置,推算事故兩大可能成因:天秤安裝或焊接不當,以及負責檢驗測試的工程師可能有人為疏忽。然而,目前法例只對檢驗員明知而虛報的罪行,規定其要負上刑責,但對人為疏忽,極其量是「釘牌」處理。多名建造業人士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在疫情嚴峻期間,人手及建材供應受阻,導致多個地盤停工,故甫獲准復工不少地盤都「追落後」,令意外頻生(見另稿)。◆香港文匯報記者 廣濟

工作場所職業健康及安全管理人員工會理事李光昇博士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根據意外現場的照片判斷,肇事天秤基座焊口位目測約5毫米、有兩條焊線,但正常焊口是10毫米、4條焊線,「關鍵係呢個係天秤製造商工程師的設計?抑或是工人未按規定去焊接?如果設計係咁,工人按圖紙操作,工人無問題。但若果製造商安裝圖紙規定焊口為10毫米、4條焊線,安裝工人卻偷工減料,採用5毫米焊口及兩條焊線,則屬於安裝程序問題。」

他指出,現時香港地盤使用的天秤部分為承建商租用,部分為承建商自己擁有,不同的類別則涉及不同的安裝人士。在租用天秤時,安裝由天秤公司負責,購買天秤時,安裝則由承建商工人負責,因此承建商在安裝問題上需要承擔多少責任,需要釐清此問題。

專家:檢測工程師難辭其咎

李光昇認為,這次事故反映出檢測環節漏洞,檢測工程師難辭其咎。根據《工廠及工業經營(起重機械及起重裝置)規例》,每部天秤進行吊運前,須由一名「合資格檢驗員」(通常是註冊專業工程師)進行嚴格的測試與檢驗程序,均須以超越安全操作負荷最少25%進行測試,「假設一部天秤設計負重為100噸,檢測時如果能吊起125噸,且在升降、旋轉等各測試中都沒有問題,且測試後檢查天秤各固定位置均無異常,才能證實其安全,及簽發證書。」

他補充,工程師的檢測每年須進行一次,而地盤每周都會要求合資格人士檢查使用程序安全等。

然而,據現場消息指,涉事天秤事發時無負重、即空載的情況下倒塌,因此他懷疑基座焊接處之前可能已出現裂痕,「並非今(昨)日突然出現意外,這種情況下負責檢測的工程師更加難辭其咎。」

李光昇直言,目前法例罰則未能起到對工程師工作疏忽的警示作用。根據法例,任何合資格檢驗員,如向擁有人交付他明知有任何要項屬虛假的證明書,或作出他明知有任何要項屬虛假的報告,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處罰款20萬元及監禁12個月。「除非該工程師偽造報告、證書等文件,才可定罪,而工程師註冊局最多也只是除牌。」

倡工程師檢測時全程錄影

工程師在檢測天秤等機械時是否存在疏忽或失誤目前很難證明,李光昇建議特區政府規定承辦商須在工程師檢測時全程錄影,在收集證據的同時也起到監管作用,「全部錄低,係咪失誤、疏忽就無得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