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怡(左)向母親承諾「以後每一個節日、甚至每一日我都會喺妳身邊,孝順妳」,令身旁的媽媽感動不已。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懲教署署長黃國興向參加者交流表達支持和鼓勵。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涉黑暴自責遭攬炒文宣「洗腦」犯案 籲青年要奉公守法

「我希望中秋節能親手弄一份西餐給媽咪吃……」,這個別人眼中微不足道的願望,對於因為暴動罪而判入懲教所的阿怡(化名)而言是遙遠的目標。阿怡早年遭攬炒派文宣「洗腦」及利用,在衝動下犯案,要接受法律制裁,付上沉重代價,更令日做四份工辛苦養育自己的單親媽媽傷透了心。深感自責和懊悔的阿怡雖未能在中秋佳節與母親人月兩團圓,但昨日藉參與懲教署與警務處合辦的「彩燈連心 並肩同行」中秋節活動和母親相聚。她含淚承諾:「以後每一個節日、甚至每一日我都會喺妳身邊,孝順妳……」她以「過來人」身份勸喻時下青年,要奉公守法,不要讓家人傷心。◆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立本

懲教署與警務處昨日在勵敬懲教所合辦「彩燈連心 並肩同行」活動,安排6名年輕女在囚者與家人近距離相聚。透過中秋節專題影片、共同製作花燈及猜燈謎等活動,大家加深對彼此的了解,從而修補及強化家庭關係。

是次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是由青年在囚者阿怡(化名)分享自己被黑暴分子利用的親身經歷,提醒時下青少年要奉公守法。

20歲的阿怡年幼時因父母離異,自小與母親相依為命,感情良好。母親不惜每日做四份清潔工作供書教學,女兒還能學習法文,為未來創造美好生活。在阿怡即將成材之際,2019年一場修例風波摧毀了這一切。

當時,阿怡受到攬炒派文宣網上散播煽仇「宣獨」資訊「洗腦」影響,一時衝動干犯暴動罪,被捕及判入懲教所,自此母女相隔。阿怡坦言,「我在院所最難適應的地方,就是無咗屋企人的陪伴,以前無論有幾辛苦都好,返到屋企都一定有媽咪呵返、錫返。」幸好懲教署人員非常好,耐心教導她和安排了不同活動,令她的生活更加充實。

睹母奔波探訪 十分自責

阿怡憶述,當年母親日打四份工,「好多時起身已經見不到媽咪,晚上瞓咗媽咪也未收工回家,現在回想起感到特別心痛。」無奈阿怡因為暴動罪被判入懲教所,每次目睹母親一路奔波到院所探訪時,都感到十分自責和懊悔。

在參與院所內更生項目及懲教人員專業輔導後,她深切明白以往的過錯,也深深體會犯罪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不但虧欠母親,更對社會造成破壞。她以「過來人」身份勸喻時下青年,「做任何事之前,要諗下自己最愛的屋企人,凡事三思而行……奉公守法。」

正當每個家庭計劃後日中秋節慶祝之際,阿怡回想以前每年中秋節,兩母女都會到婆婆家與一班親友吃飯、玩燈籠及熒光棒等。

然而,今年的中秋節,阿怡已不能與母親一起度過,令她對此感到非常內疚,因為自己成為母親最大的負擔,「今年媽咪要自己一個出席中秋節親友聚會,我感到好心酸,唯有努力生活、做出好表現至離開院所。」

含淚向母承諾 「以後天天陪你」

她含淚向母親承諾:「我應承妳,以後每一個節日、甚至每一日我都會喺妳身邊,孝順妳。我知養大我真係好辛苦,但我想講媽咪妳真係做得好好,我真係好感恩,我有這個媽咪……適逢中秋,我祝福媽咪同婆婆長命百歲,可以畀機會我孝順你哋。」

被問及日後離開院所的第一個中秋節最希望做什麼,阿怡表示:「我在這裏學到有關西餐的餐飲訓練,最希望可以煮一餐西餐給媽咪吃,因為咁耐以來也是媽咪照顧我。」

此外,她亦希望繼續進修,到外國讀法文及歷史相關科目,再擴闊視野及見識世界。

阿怡的媽媽在接受訪問時憶述,「最初在女兒判刑後,每日也唔想食飯、唔想瞓,那份痛苦難以形容,直至經過數個月的探訪及書信來往,見到女兒安好及變得生性成熟,心情才漸漸回復。」

她表示,自女兒被判入懲教所後,一直隨身攜帶紙筆及信封,記錄自己生活點滴與女兒分享,「我做過什麼、有什麼感覺,當想寫時便隨時寫畀女兒知。」阿怡母親平均兩三日一封信,短短數個月已累計數十封,阿怡的院友也驚訝她收到這麼多信。

與女近距離接觸 媽媽開心

阿怡媽媽坦言,女兒由細到大未試過離開自己,但黑暴事件令母女分開近一年,每次探訪也只能隔住玻璃相見,感覺好冰冷,所以昨日參加院所中秋節活動,能與女兒近距離接觸感到好開心。

被問到女兒日後離開院所的第一個中秋節想如何慶祝時,阿怡媽媽笑說:「想由以往與親友一同慶祝『調返轉』,母女二人世界好好過,彌補好耐無見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