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是暑假最後一天,仍有不少學生及家長在「撲書」。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 漢榮書局說,內地運送書本來港的貨車物流受到很大影響。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新學年今日開始上課,課本是不可或缺的,惟大批家長至今仍未能買齊各科教科書,令學生面臨「無書讀」困境。有家長向香港文匯報記者反映,向孩子所屬學校的特約書籍供應商訂購課本近兩個月,仍未獲通知取書,近日親身到門市追問,其所訂的11本書幾經波折只取得不足一半,「還欠6本新版課本仍未有貨」,慨嘆說「實在沒法,只能開學後才算……」有家教會聯會代表指,今年開學未齊書情況相當普遍,部分學校已不斷去追出版社仍不果,希望9月中前問題能解決。書店及教育界人士解釋,書本供應趕不及開學,與疫情下遲放暑假及物流困難有關(見另稿)。◆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淑薇

家長何太的小女兒本學年升讀中四,學校所發書單全套共22本。她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書單中的部分用書已經購買又或用大女兒的舊課本,須向書商訂購的11本大部分是2022年新版書。她在7月訂書時,已知悉新版教科書尚未印製好,但至8月底仍未收到書商通知取書,其間曾不停致電查詢。

顧客疑似確診 關店三天

眼見即將開學,何太於周一(8月29日)決定親自到書商門市去看個究竟,來到門外見到鐵閘遭拉下,貼上的通告指「有顧客於24/8疑似確診,本局將暫停營業三天,並於27/8至29/8進行消毒」,而書商電話一直未能打通。

正發愁不知怎算好之際,她見到該書商門市有人出入,隨即上前拍門與職員幾經交涉後才獲准進入。職員當日根據訂單即場幫她執書,但無奈的是「只執得5本,還欠6本2022年新版的課本仍未有貨。書局都唔肯定幾時可以畀到書」。

何太又提到,身邊很多家長都抱怨至今仍未收到書,近幾日都陸續親身去門市,但「每次只攞得幾本,總係唔齊。」而書商昨日更要派籌分流到場的家長,但9月1日至3日的籌早早派完,她自己實在沒法,「只能開學後才算……」更有家長友人所欠的書多達14本,正考慮退款另想辦法「撲書」。

她認為,書商在開學前高峰期,根本不夠人手去處理大量訂單,有職員更無奈地向她提到,「疫情關係,今年的暑假特別短,很難請到暑期工幫手。」

60本中小學課本「尚未印行」

就教科書整體供應情況,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31日)查閱教育局新學年「適用書目表」的課本及相關學材供應資訊,仍見逾60本中小學教科書顯示「尚未印行」,包括教育出版社中國語文小三、小五、小六下學期第一二冊課本;齡記出版中國語文中一至中三上下學期課本;齡記出版科學初中的上下學期課本等。

香港東區家教會聯會副主席趙明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過去每年或多或少都有開學前未齊書的情況,但今年問題似更普遍,以他所屬學校為例,大多數家長是透過學校集體訂購課本,學校近日接獲很多仍未取得課本的投訴,已不斷去追出版社,惟出版社遲遲未送到書,校方實在無奈。

趙明指出,今年公民科教科書首次推出,亦有些初中科目要加入新元素,出版社更新資料及學校選書亦較以往嚴謹,「要求高咗,要教育局覆檢認可『適用書目表』課本」,加上暑假延後放,部分學校較遲出書單,都可能與有關「撲書」困難有關。

但他認為,家長未買齊書其實亦不用太擔心,因為開學首個星期都是適應期,希望有關問題至9月中前可慢慢解決,即使課業較緊湊的高中生,教師亦有其他教材協助,「學校及老師都很專業,有方法可應對,家長及各方都能互相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