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對香港文匯報表示,「一帶一路」的「五通」相互支撐,政策溝通是保障,設施聯通是先行,重點是貿易暢通,而資金融通是支持,民心相通是根本。
「從政策溝通角度看,中國已與更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達成了共建 『一帶一路』的共識。更為關鍵的是, 『一帶一路』獲得聯合國多個部門的支持並寫入決議中。」
帶動沿線人民脫貧致富
她認為,基礎設施匱乏是阻礙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瓶頸,而「一帶一路」恰恰打破了這個瓶頸。以中老鐵路為例,不僅對接了中國高鐵網,更是泛亞鐵路網的中線部分,幫助老撾從「陸鎖國」變「陸聯國」,帶動沿線人民脫貧致富。
談及貿易暢通,她指出,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疫情等各種風險挑戰也較大,但「一帶一路」沿線的貿易投資逆勢增長。今年前7個月,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7.55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9.8%,高出同期進出口增速5.3個百分點。
她稱,資金融通上中國也功不可沒,全球發展中國家到2030年的基礎設施投資缺口在數十萬美元,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此作出不少的融資支持與安排,發起設立了絲路基金、中非產能合作基金等投融資平台。
她續指,民心相通近年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應是衞生領域,疫情期間既有初期各國對中國的援助與支持,更有中國為全球150多個國家和13個國際組織提供了數十億的檢測試劑、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各種抗疫物資與支持。
劉英認為,未來「一帶一路」將與「三高」緊密聯繫在一起:第一「高」,通過與沿線國家的貿易暢通,推動國內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第二 「高」,是中國正在通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來實現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第三「高」則是高品質生活,「 『一帶一路』的核心目標一定是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幫助各國人民過上美好的生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