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概股退市風險降 資金料追入
協商逾十年的中美監管合作取得實質進展。26日晚間,中國證監會、中國財政部與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近期並將啟動合作。市場普遍認為,這是雙方在解決審計監管合作問題上邁出的重要一步,有利減低中概股在美退市的風險,並可刺激資金重新追捧相關股份。美方計劃9月中之前到香港開展現場審計檢查。不過,中美在合作形式上仍有待協調。中方提出,美方須通過中方監管部門獲取審計底稿等文件,並在中方參與和協助下對會計師事務所相關人員開展訪談和問詢;美方則希望完全由其獨立採證。
◆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
據中證監介紹,此次簽署的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協議,是在雙方2013年執法合作諒解備忘錄及2016年試點檢查合作備忘錄的基礎上,根據雙方國內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參照相關國際通行做法,總結以往雙方合作經驗,經過反覆磋商達成的。
協議涉信息使用特定數據保護
合作協議主要就雙方對相關會計師事務所合作開展日常檢查與執法調查作出了具體安排,約定了合作目的、合作範圍、合作形式、信息使用、特定數據保護等重要事項。協議體現三方面重要內容:一是確立對等原則。協議條款對雙方具有同等約束力。中美雙方均可依據法定職責,根據合作協議,對另一方轄區內相關事務所開展檢查和調查,被請求方應當在法律允許範圍內盡力提供充分協助。二是明確合作範圍。合作協議範圍包括協助對方開展對相關事務所的檢查和調查。其中,中方提供協助的範圍也涉及部分為中概股提供審計服務、且審計底稿存放在內地的香港事務所。
三是明確協作方式。「雙方將提前就檢查和調查活動計劃進行溝通協調,美方須通過中方監管部門獲取審計底稿等文件,在中方參與和協助下對會計師事務所相關人員開展訪談和問詢。」中證監在答記者問中強調,美方不能單獨入境對相關中國會計師事務所開展調查取證活動,這符合中國證券法相關規定。對此,美方則希望完全由其獨立採證(見另稿)。
美方下月來港審查 年底再檢討
美方計劃9月中之前派人前往香港,開始現場審計檢查。PCAOB昨在新聞發布會表示,之所以選擇香港,是因為中國內地Covid-19的隔離規定太過嚴格,而香港相信更加寬鬆。PCAOB將需要派遣大量檢查人員到現場,對特定公司的審計檢查可能需要幾個月時間。美方又預計到12月時將檢討是否獲得了充分的審查權限。PCAOB補充稱,按照協議,檢查人員將可以獲得未經編輯的審計底稿,較敏感材料可在「僅限查看」的基礎上獲得。
隨着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協議這隻靴子落地,圍繞中概股退市風險的擔憂得到一定緩解,在美上市的多隻中概股周五盤前應聲大漲。路透社引述Great Hill Capital管理成員Thomas Hayes表示,退市這個一直懸在中概股頭上的巨大威脅可望緩解,「隨着協議達成,迷霧散去,許多這樣的股票將大升」。他指,許多大型的平台型科技股已經經受住了疫情和行業整頓的影響,現在退市這個不確定性消除,將吸引投資者重新青睞這類股票。
目前,有超過200家中國公司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市,有30餘家中國境內會計師事務所在PCAOB註冊,能夠為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提供審計服務。外電報道指,中國內地和香港是全球僅有的不允許PCAOB檢查審計底稿的兩個地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