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盧靜怡、黃寶儀 廣州報道)9月開學在即,不少即將返內地升學的香港學子紛紛提前過關。在暨大求學的港生陸同學表示,她已經回到校內等待開學報到,「學校對於疫情防控管理還是比較嚴,如果行程卡14天軌跡裏有過中高風險地區的行程軌跡,需要過了14天才能回校。有從香港準備回校的同學已經提前隔離中。」

疫情之下,香港與內地每天過關名額有限,出入境和檢疫隔離等流程繁複,跨境升學學生需面對不小壓力。陸同學表示,學校亦貼心允許因為疫情原因無法及時返校的同學上網課,「學校輔導員也貼心為境外學生提供了很多開學建議。因為隔離入住酒店是一筆較大的費用,如果有同學因為經濟原因而出現困難,可以向學校申請補助。」

「學校的開學時間表已經出來了,目前從香港返校的香港同學,需要經過『7+3』隔離才能進入校內。」同樣已回到中山大學的港生袁同學表示,學校上學期對於從中高風險地區無法及時返校的學生的安排是可上網課,相信即使無法及時到校內報到,也可以跟上課程。

獲人文關懷名額 如願攜母過關

吳同學是一名即將入讀暨南大學的新生。按照錄取通知書要求,吳同學需要在8月26日到校報到。在連續幾天嘗試參與深圳2,000個名額抽籤都不能得償所願後,本月3日,吳同學在親戚建議下嘗試申請深圳的「人文關懷通關名額」。她最終是在微信公眾號上註冊並填報了登記信息,「當中有一個麻煩事,那就是註冊需有內地手機號碼,當時自己是借用內地親戚的手機號碼進行了登記。」一周後她收到深圳方面關於通關申請已經獲批的電話通知,8月10日她與母親一起經深圳灣過關,於20日晚完成了「7+3」隔離,目前正在進行入學前的準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