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續高溫用電負荷過重 「汛期反枯」發電量斷崖式下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兵、孟冰 成都、重慶報道)四川水電裝機容量超過4個三峽水電站,全國每100度水電有28度來自四川;十年來,四川「西電東送」相當於11個三峽水電站年發電量……8月18日,在「中國這十年·四川」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四川省省長黃強介紹了十年來四川水電服務全國大局作出的積極貢獻。也就是在同一天,宜賓市興文縣最高氣溫達43.8℃,再次打破四川高溫天氣歷史紀錄。由於持續高溫天氣,加之降水減少、電荷過重,導致電力供需極度緊張,水電大省鬧起了「電荒」。此外,伴隨着高溫酷暑,重慶用電供需形勢日漸嚴峻。據國網重慶電力19日透露,重慶網內發電以火電為主,目前正千方百計增購外電,甚至從遠至內蒙古東部盟市、遼寧輸送電力至渝,並積極協調南方電網,首次出現江城直流輸電線路(湖北江陵—廣東鵝城)反向送北支援重慶。
今年7月以來,四川出現持續極端高溫乾旱天氣,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51%,主要江河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二到五成,多個水庫庫容出現「汛期反枯」的罕見現象。亭子口水電站當前水位438.78米、死水位(允許水庫消落的最低水位)438米,長河壩電站當前水位1,652.56米、死水位1,650米,猴子岩水電站當前水位1,804.2米、死水位1,802米……8月16日,四川多個主力水庫傳來消息,水庫蓄水幾乎消落至死水位。
天然來水發電量降幅50%
「水力發電需要足夠高的水頭以形成落差,才能驅動水輪機轉動發電。」國網四川映秀灣電廠生產技術部主任馬元江介紹,今年汛期,岷江流域及漁子溪支流來水持續偏枯,來水與多年同期相比減少接近四成,嚴重影響發電。目前,四川水電日發電量大幅下降,天然來水電量由同期約9億千瓦時下降至目前約4.5億千瓦時,降幅達50%,且以日均2%的速度持續下降。四川是水電大省,水電裝機佔比達到約80%,因水電發電能力斷崖式下降,造成供電支撐能力大幅下跌。
四川全天電力電量「雙缺」
「因高溫持續,電力設備長時間重載運行,為保障可靠供應,擬對設備進行緊急停電維護……」8月18日晚,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南壩鎮居民王女士接到一條「國網四川電力」推送的停電信息後,立即拖家帶口驅車趕往縣城避暑。王女士介紹,此前,當地因一條地下電纜超負荷燒壞,亦斷斷續續停了幾次電。當晚,與王女士相隔500公里遠的四川省會成都,張先生一家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火鍋,突然停電了,兩個女兒只好打開手機照明,一家人吃得汗流浹背。
張先生表示,近來,停電已成為常態,「你家有沒有電?」已成為親友間的問候語。「當前,四川電力供需形勢已由7月份的高峰期電力『緊缺』,轉變為全天電力電量『雙缺』,發電不足,電量供應不足。」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周劍介紹,預計四川最大用電負荷將比去年同期增加25%,供需缺口還在持續擴大。為此,四川作出「讓電於民」部署,對部分高載能企業實施停產,4,000餘家企業主動避峰或啟動高溫假,讓出用電負荷約700萬千瓦。同時,加大火電、光伏、風電等開發,全境開啟「省電模式」,電力系統1.8萬餘名黨員奮戰在一線保電。
重慶限電 半導體企業生產受影響
隨着用電量持續攀升,重慶市經濟與信息委員會印發全市限電通知,要求自8月17日至24日,各工業企業凡納入有序用電方案的,皆須讓電於民。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此前已有兩江新區、北碚區等多區已於13日發布節約用電倡議書及錯峰用電通知,這意味着重慶部分企業限電時間將長達11天。
重慶兩江新區聚集着大批半導體企業生產線,譬如顯示面板龍頭京東方與顯示大廠康佳集團、半導體DRAM製造商SK海力士等。受限電影響,目前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工業園已經停產,員工放假。亦有部分企業選擇錯峰開工,天實精工是一家生產攝像頭模組的企業,公司副總經理蔣鑫宇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企業訂單一直排得很滿,如果停產到24日,預估產值損失在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為保生產,公司連夜從外地租了7台柴油發電機組應急,預計可以保障七成左右的產能,員工上班時間也從上午改為晚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