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內地就業出路較適合自己,應屆文憑試生李同學早前決定到暨南大學文學院升學,她已「搖號」一個月仍未能成功,亦曾試過搶金巴、搶機票,並致電「人文關懷」通關,但被告知內地升學港生不包括在內,到目前為止仍未有辦法回到內地。她直言,大多香港專上課程的註冊時間已過,擔心一旦未能趕及,最終會變成無書讀,「暨大要求新生在8月26日報到,因有較多港生,校方容許延遲報到。但始終要22日才可申請,我擔心仍有差池,而且我也聽說,有些內地高校一過報到日子就等於放棄學位。」

就特區政府或以包機或包車等方式作出支援,李同學表示歡迎,「就算不是直接到目的地,仍可再轉車,至少能盡快回內地都是好事。」惟她同時提到,即使今次能以「特事特辦」形式趕回內地上學,但疫情持續下,擔心未來的長假期仍會面對類似問題,「暑期、新年等等,不知道會不會再次重演。」所以希望長遠能為學生設立專用通道,免「搖號」之苦。

獲中國政法大學取錄入學的張同學表示,本身亦有獲本地大學工商管理學位取錄,「但考慮後覺得不適合自己,而且見到家姐讀法律覺得很有趣,於是選擇了內地這所法律院校。」由於已放棄本地課程的留位註冊,她慨嘆自己已無退路,「假如最後被(內地院校)取消學位,我會十分悲傷。」

機票酒店費用負擔沉重

過去一段時間,張同學都在處理到內地事宜,「要搶飛、睇機票,『搖號』亦不成功。」她感嘆,現時機票直飛北京要1萬元以上,還有隔離酒店費用等,不好意思加重父母經濟負擔,種種狀況都令她束手無策。張同學形容,連日「搖號」無望,金巴又充斥「黃牛」,特區政府的支援措施是他們這群學生的「最後希望」。◆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