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影響,內地加強對香港疫情的防控,因此通關效率出現了下降。多位業內人士均認為,受疫情的影響,短期內香港機場第三跑道難以完全發揮其能力。
相信客運貨運力將復甦
航港國際集團總裁唐敏表示,香港機場貨運目前存在運力問題,以及香港禁止電子煙運輸帶來貨量下降的挑戰;皇崗口岸未正常通關,深圳灣口岸通關效率也不太好,疫情影響一些口岸未全部通行,許多跨境貨運司機因為感染疫情被隔離,大量跨境貨運處理業務也在下降,這都給香港機場運能帶來了挑戰。
他稱,目前由於香港民航熔斷機制令很多客運商業航班沒有開通,政府也在努力控制疫情,目前香港政府控制疫情較今年2月至3月有明顯的改善,相信接下來不久,香港客運貨運運力還在穩步開放中和恢復中。而疫情對香港空運確實帶來很大的影響,在疫情之前國泰航空每周本港起飛到歐洲、美洲、亞洲航班多達72班架次,現如今航班減少至15班/周架次,降幅約八成。因此,即使第三跑道投入運營,疫情帶來的影響仍是顯而易見的,不過,貨運較客戶受到的影響相對要小一些。他表示,公司運輸的貨物基本在大灣區,香港機場將大灣區和內地鏈接起來,需要機場和通關的穩定性,以確保強大的市場運力。他希望香港和深圳等地海關、安檢和倉儲等能夠有更多的便利,以釋放香港機場更多更豐富的航線解決出口東南亞、非洲、中東和南美等客貨運市場需求的問題。
對於香港機場面臨的挑戰,東捷運通集團董事長黃鵬認為,實際上挑戰永遠都存在,這是環境因素,疫情是最大的挑戰。但物流人善於破局,陸路不通就轉海運,海運平穩後,陸路亦逐漸恢復。香港疫情已近三年,物流商只會去適應和想辦法,如提供給客戶倉儲存放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