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佩洛西竄台 外交部宣布三「取消」五「暫停」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記者葛沖、新華社及環球網報道,針對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嚴正交涉,執意竄訪中國台灣地區,中國反制措施陸續有來。中國外交部8月5日宣布採取八項反制措施,包括取消中美間三項軍事交流機制和暫停兩國在司法、禁毒、氣候等多領域的合作。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出,這八項措施展現了中方的堅定立場和政治態度,也向美方發出明確信號,表明中國在核心利益問題上的底線,雙方在軍事、非傳統安全以及氣候變化等領域的溝通與合作將隨之暫停,兩國關係也將因此暫時遇冷。
(尚有相關新聞刊A2、A3、A4、A5)
外交部發布的八項反制措施,包括取消安排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取消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取消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暫停中美非法移民遣返合作、暫停中美刑事司法協助合作、暫停中美打擊跨國犯罪合作、暫停中美禁毒合作以及暫停中美氣候變化商談。
軍事互信降谷底 兩國摩擦風險增
其中,三個「取消」涉及中美兩軍間的工作機制,這意味着兩軍在過去數年中建立的信任機制已幾乎不復存在,發生碰撞摩擦的風險正在上升。
軍事專家宋忠平接受環球時報記者訪問時分析指出,國防部層級、戰區層級、海上安全層級都是中美軍事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上到下各級機制的取消,意味着中美軍事互信降至谷底,也意味着中美的政治關係降至谷底。「這再次說明,台灣問題涉及到中國的核心利益,也是中美關係發展的基石,一旦美國觸及這一底線,任何交流和互信都將蕩然無存。而當兩國軍方不再交流,各種各樣的摩擦都可能產生。」
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研究專家呂祥表示,長時間以來,中美兩軍在地區安全事務方面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溝通,但近期的事實顯示出,這樣的溝通並沒有讓美國在干涉中國內部事務上收手。此次佩洛西竄台的飛機和一系列安全保障均由美國國防部提供,美國軍方作出如此傷害中國主權和安全的行為,客觀上已使中美兩軍的交流不再有意義。
王勇分析指出,在中美之間挑起爭端,首先對於美國本身並沒有好處,相信拜登政府現在也是一方面希望與中國進行競爭,但同時也不希望中美之間的競爭失控,最後會導致兩國兵戎相見,因為這對美國並沒有任何好處。王勇認為,中方此次展現出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相信亦使得地區有關國家看清了地區發展的大勢。這位專家指出,正如一些美國媒體所言,美國現在在西太平洋地區若與中國進行對抗已經沒有勝算的把握,這一地區的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變化。
應對氣候須合作 美國獨力難成事
在五個「暫停」上,專家分析認為,暫停在這些領域的合作是中國對美國政府作出的一種「懲戒性措施」。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對《環球時報》表示,五個「暫停」對美國的影響明顯大於中國,尤其是在氣候變化領域。對拜登而言,其上任以來比較突出的外交業績就在氣候變化領域,而這一領域的任何進展和成果都必須有中國的合作與支持,否則僅憑美國只會一事無成。而非法移民遣返、禁毒等也都是美國更為關注的社會問題,對中國的實質影響較少。當一個中國原則的紅線和中美關係的基礎遭到挑戰,功能性的合作已無從談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