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外相林芳正和經產相萩生田光一上月底到訪華盛頓,與美方舉行「日美經濟政策磋商委員會」(經濟版「2+2」)首次會談,是繼安全版「2+2」後,日美在經濟領域也加緊協調,再次反映日本不論在軍事上還是經濟上,均一面倒靠攏美國,企圖以此作為成為世界強國的捷徑,但實際只是日本一廂情願,反而會損害自身利益。
日本在俄烏衝突發生後,已明顯與美國亦步亦趨,希望將靠攏美國視為成為具國際影響力「大國」的捷徑,部分日本政客把加強與美國「一體化」,當成提升日本國際地位的「跳板」。但日本此舉的代價也很大,其中之一就是要讓自己更緊地與美國綁在一起,配合美國全球戰略尤其對華遏制。
勢損自身利益 學者提日中協商
任由政治干擾正常經濟與技術交流,反映出日本在外交上的錯誤觀念,領導層假設中國是日本成為「大國」的阻礙,這種執念嚴重扭曲日本上下對國家利益的理性和正確判斷。事實是開放共贏的經濟與技術合作,更能為相關方面帶來最大利益,如果事事都看作「威脅」,就很容易導致採取各種措施阻斷正常的經濟和技術交流。日本經濟界對政府過度強調所謂「經濟安全」一直存有疑慮,因為人為的阻斷不僅傷害他們的利益,實際也損害日本國家利益。但當日本政界以至被右翼保守勢力灌輸錯誤觀念的民意,都認為「需強調經濟安全」時,日本在這條錯誤道路上便愈走愈遠。
日本右翼勢力顯然為能與美國共同制訂規則沾沾自喜,但為美國「規則霸權」張目也會傷及日本自身。美國霸權無視真正的國際規則,將自己的「規則」強加別國身上,例如通過強調「規則」來攻擊和制約中國。但這對日本沒有真正好處,美國的規則霸權只是為美國自身利益服務。
國會參議院選舉後,日本一些學者或前政界人士出於擔憂當前日本外交政策走向,紛紛就日本應在中美之間如何「站位」提出理性的看法,例如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神保謙提出應尋求並非一邊倒與中國對立的道路,日本防衛大學前校長五百旗頭真則提出「日美同盟+日中協商」,自民黨前副總裁山崎拓更直指「不能只跟在美國後邊跑」,希望岸田政府能對日本真正的國家利益有更清醒的認知,走出一條不同於以往的新路。
◆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