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爆發戰事,軍火商必定大賺,美國作為最大軍備出口國,該國軍工企業利潤豐厚,例如持續近半年的俄烏衝突,美國不斷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供應多種武器,加上歐洲部分國家因俄烏局勢而提高國防預算,令美國軍工巨頭賺得更多。
美國兩大軍工企業洛歇馬丁和雷神,去年盈利分別達640億美元(約5,024億港元)和670億美元(約5,259億港元)。自今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國合共向烏提供數以百億計美元的軍援。總統拜登今年5月簽署的400億美元(約3,139億港元)援烏法案,為美國軍火商帶來一筆巨額生意,有美媒指出,「法案的最大受益人並非一般烏克蘭人,而是美國軍火商。它們將獲得至少170億美元(約1,334億港元)的額外收入。」軍工巨頭生意源源不絕,股價亦水漲船高,諾思羅普格魯曼股價在半年間累升28.1%,洛歇馬丁也上漲9.1%。
外界一直批評美國軍工企業發「戰爭財」,諾思羅普格魯曼總裁沃登上月受訪時,更公開呼籲西方政府發出「明確的需求訊號」,以便公司能提前擴大投資,又指準備擴建工廠以應付更多訂單。雷神早前亦向其潛在客戶暗示,指公司需要更多時間製造「刺針」導彈,3個月前美國政府已向其訂製1,300枚該款導彈。 ◆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