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武昌

童年的夢五顏六色、多姿多采,它讓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童年的夢如在夜空,它那麼寬闊、那麼寧靜;童年的夢又如無數的星星,它閃閃發光、大放異彩。兒童時代是百花齊放的春天,又像是曇花,擁有的美好夢想,一晃而過。

童年時期,小山村裏沒有空調,也沒有電風扇,夏天避暑的方法五花八門,村民有的手搖棕樹葉做的扇,有的手搖草笠、竹笠,有的手搖硬紙皮、書本,還有走到小溪裏戲水的。

炎熱的夏季,農村裏的孩子成天頭頂烈日,光着雙腳到處跑。小男孩經常成群結隊「光溜溜」地來到小溪中戲水、打鬧。瞬間,水花飛濺,陣陣拍水聲、呼喊聲、助威聲絡繹不絕,煞是熱鬧,孩童在小溪裏玩得心花怒放。微風輕吹,水裏白浪條穿梭其間,清澈見底的小溪,波光粼粼。

山村的小溪,基本上都是幾條或幾十條山泉水匯聚在一起的。它的特點就是冬暖夏涼,水質清甜潔淨透明。小溪裏有魚、蝦、蟹,還有奇形怪狀的石頭,石頭上會生長一些青苔。這些青苔有點滑,站在上面若不小心容易滑倒。

孩子們分成兩隊,大一點的小孩會使用竹筒自製的射水「槍」,膽大的先上,膽小的跟在後面,或是在小溪旁邊看管衣服。那陣仗儼如兩軍對壘似的,孩子們先是在水中一字形排開,隨着帶頭的一聲令下,雙方手持竹筒做的射水「槍」全力朝對方射水,水從孩子們手持的「槍」中射出,頓時水線縱橫飛舞,眼花繚亂,片刻涼爽極了,勝負難分。不一會兒,人聲與水聲交織,整個小山村充滿了天真無邪、快樂無比的笑聲。玩累了,便躺在小溪中的石頭上喘氣休息。望着藍天、數着白雲,任憑山風吹拂、陽光沐浴,那種感覺真好,愜意盎然。

除了游泳戲水外,我們還喜歡在溪間捉魚。這個季節小溪裏的水很淺,溪裏的岩石也基本上露出了水面,這正是捉魚的好時機。夥伴們從家裏拿來筲箕,赤膊上陣。大家圍着岩石進行「研究」一番,再往水裏觀察岩石周邊的情況,最主要的是,看準洞口的位置。確定好位置之後,便俯下身子把手伸進岩石下。用筲箕堵在洞口,一隻手伸進去摸,另一隻手則抓緊筲箕。手伸進去後,岩石下的魚亂作一團,紛紛溜出岩洞,被堵在筲箕上,迅速把筲箕提出水面,小魚便成為我們的戰利品。喜歡躲在岩石洞裏的多數是石斑魚,白天很少出來活動,這種魚外表有花紋,肉質肥厚。看似平靜的水下,有時也會險象環生。首先就是水蛇,牠也躲藏在水裏的石岩下,當手摸進去的時候,冷不防就會被牠咬上一口,驚嚇得趕緊把手撤回一甩,水蛇也就趁機扭着身子溜走。水蛇是無毒的,若被牠咬,不必過於驚慌,只是有點痛而已,並無大礙。有的時候也會遇到螃蟹,牠會用鉗子夾你的手指。有時伸進岩石縫中的手會被卡住,一時抽不出來,弄到你異常尷尬。

其實學校的老師也會向學生宣傳在校外要注意安全,並不允許學童在小溪裏玩水。然而山區的避暑方法簡單,大人需做農耕工作,無法管束小孩。

明月當空,繁星點點,村民吃完晚飯後紛紛把椅子搬到樓坪空曠的地方,大人在月下泡茶乘涼聊天,孩子們則在捉迷藏、玩遊戲,還有提着涼席、涼椅的,大家聚在一起「談古論今」,享受夏夜的樂趣。

藍天下的歲月,夜空中的夢想,如在藍色海邊沙灘上堆積起的一座座小城堡。兒時總是喜歡在果樹下、小溪邊上玩耍,又喜歡在空曠的樓坪裏靜靜地坐着,聽老人講那古老的故事;還喜歡坐在老家大門前的石椅上,欣賞村民匆匆而過的模樣。再細細察看對面的小溪流水,又有一番如詩如夢的感想。

如今條件好了,人們的安全意識也增強了,不用再去打水仗圖涼快了。有的宅家吹電風扇、嘆空調,有的和朋友一起自駕到避暑勝地消暑度假。他們那悠閒的神情、泰然的腳步,丈量着新時代的穩步發展和美好生活。

偶有想起,我會情不自禁地懷念那時候在鄉間與夥伴們戲水的情形,多麼想與大家分享埋藏於心底的快樂與純真。這難忘的一刻,那麼美好,那麼甜美,可是美好的只是過去的。

在漫長的日子裏,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活得輕鬆自在就行。 在平淡的生活裏,找尋自己的樂趣,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把平淡的生活變得有趣。經過一次次磨練後,把軟弱的自己磨練得像鋼一樣堅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