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粉價格有加無減,令不少基層家庭百上加斤。家住深水埗的黎太育有一名快將兩歲的女兒,現時食用「3號」奶粉,每月一罐300元的奶粉。驟聽只是數百元的開支,但連同買尿片錢,每月育兒開支已近1,000元。她沒有工作,只靠丈夫做文職每月賺取3萬元支付全家開支。
雖然不用供樓,但她與父母同住,每月需付8,000至10,000元家用,扣除生活費後,所剩無幾。為慳錢,平日買奶粉時會到藥房格價,「之前曾試過去超市及健與美連鎖店買,覺得會買到正貨,有信心保證,不過後來還是感到價錢太貴,轉返去藥房買。」
早前政府發出消費券,慳家的黎太全數用來購買生活用品、奶粉及尿片,根本沒有用在自己身上,她希望政府能向基層發放「奶粉券」,協助紓困。
不約而同選藥房棄超市
家住大角咀的馬太有2名子女,細女只有4個月大,現時飲用「1號」奶粉,每罐250元,每月單是奶粉開支便需1,000元,一家四口靠月入2萬元的丈夫養活,每月開支只是「掹掹緊」。不過為了女兒的健康着想,馬太不會因為貪平而貿然轉奶粉:「如果貪平轉牌子但阿女唔肯食,都係嘥錢,寧願去藥房入貨,價錢會比在超市買較平。」
奶粉牌子花多眼亂,馬太揀得精明,會留意產地。至於營養成分,她坦言不太懂:「會睇下有沒有DHA(腦黃金)之類,不過到底係咪真係對BB好,真係唔多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