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常青有山東人實誠、不張揚的個性。
◆商常青(左)曾在不同京菜館打工多年,積累經驗。受訪者供圖
◆青島建築別有風情。受訪者供圖
◆魯菜命名雅致,這道涼拌菜叫作「翡翠滿天星」。
◆備受歡迎的拔絲紅薯也是源自山東菜。
◆青島的啤酒亦是魯菜的絕配。受訪者供圖
◆商常青想讓更多年輕人知道魯菜背後幾千年的文化底蘊。

提及中國八大菜系之首的魯菜,或許會令人感到有些陌生,這一起源於山東,早在明清時期就已成為宮廷御膳主體的地方菜式,如今卻好像已淡出人們的餐桌。在香港,不乏鹿鳴春、北京樓、泰豐樓一眾名揚四海的老牌京菜餐廳,其實後廚師傅大多是山東人,而餐單上烤鴨、糖醋鯉魚等膾炙人口的菜餚,亦是源自魯菜。魯菜看似默默無聞,其實並未式微,它長存於香港食客唇齒之間,只是不為人知而已。今時今日,有位青島人,為打響家鄉「齊魯美饌」的名聲,將「家宴」辦到灣仔;而他的故事,卻要從1996年說起。◆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在山東青島長大的商常青於1996年來港,一面照顧早年間來港的年邁祖父,一面在京菜館打工學廚。1997年前,香港已有許多京菜館,儘管打的牌頭是「京菜」,其實是做北方菜,而北方菜就是由魯菜演變而來。商常青說,由於當時京菜名聲在港人中比較受落,所有北方菜都以京菜名義於餐廳推廣,香港沒有山東餐廳,也是因此所致。然而香港回歸祖國之後,眼見川湘菜都在香港崛起,唯獨沒有八大菜系之首的魯菜,令商常青這個山東人感到很是可惜。

深巷創業 遇有緣客響名堂

商常青笑言:「當時許多香港人都不知道魯菜有什麼,一聽山東菜,便想到山東餃子,我就想着要在香港推廣魯菜,不過,確實很難。」所以他的魯菜推廣路,也費了不少周折。2007年,他在鰂魚涌開了匯泉居,主打京菜,菜單中卻也融入了山東菜。「剛開業時,滿懷期待,每天準備新鮮食材,但沒有客人來。」商常青說,後來有媒體形容匯泉居是「幽暗小巷,孤燈一盞」,由於地理位置原因,初期人跡罕至,太多當年苦楚,他不願詳談,只說最冷清時候,試過一周只做兩個客人。最艱難的日子裏,他不斷想起自己還在裝修店舖時,對面那間西餐廳店主跑來探查,忽然問了他一句:「你憑什麼在這裏開餐廳?」這話當即惹得商常青有些不悅,他答:「憑什麼你行,我不行?」商常青笑言,事後想起,他才發覺這句話不是一句挑釁,而是一句勸告:在這偏僻小巷,要想把餐廳經營好,實在太難。

鹹鮮魯菜 配美酒獲眾青睞

不斷等待又不斷失望的幾個月過去,那個生命中的貴人終於來到。一個雨夜,周圍餐廳都閉門謝客,一位刑事部鑒證科的警察與其女友帶着酒來到匯泉居,點了四道山東菜。「快過去十六年,直到今天我還記得他們點了什麼,和我在後廚炒菜時那種喜悅。食畢,他們把我叫出去,說東西很好吃。」當天餐廳只有他們兩人,商常青也未向對方隱瞞餐廳生意不好難以為繼的苦澀,那位警察聽完他的難處,決定在匯泉居包場開一次品鑒名酒的party,他告訴商常青,他發現山東菜跟意大利酒很相稱。

就在那次包場後,匯泉居的客流逐漸變多,生意開始走上正軌;商常青也發現了鹹鮮的魯菜雖難得香港人青睞,但與醇酒一起上桌,便會相得益彰的奧秘。那位「伯樂」刑警在前年因急病猝世,商常青時常感到懷念:「他是鑒證科很出名、破過許多重案的警察,但也是對我幫助最大,甚至是幫助我餐廳起步的一位客人,這一生都難忘。如果沒有他就沒有匯泉居,也沒有我後來的餐廳。我常覺得他的來到是因緣際會,如果那晚他不帶酒,應該吃不了那麼多東西,也不會發覺山東菜的美味,我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食客與餐廳之間的緣分。」

除了人與人之間微妙的緣分,商常青也堅信食材和人之間,有着互動的關係。從學徒到主廚,再到老闆,他認為作為廚師,必須要用心地烹飪,才會創造好的成品:「一個好的廚師,首先要對食材的認知很透徹,知道它的特性,才知道要與什麼相配最好;其次就是要用心去做,客人是可以感受到這種用心的,食材與廚師之間的互動,關係着食材與食客之間的互動。」

美饌背後 有幾千年文化底蘊

2018年,商常青認為時機成熟,在灣仔開了專做魯菜的齊魯家宴。但如同《苦瓜》歌詞中書寫的那樣,「青春的快餐只要求快不理哪一家,哪有玩味的空當來欣賞細緻淡雅」,如今的大眾味蕾偏好鮮香麻辣的川湘口味,相較之下,魯菜的辨識度不高。「『辣嘢』在年輕人中很受落,魯菜太『老』了,不夠刺激,年輕人不喜歡。」魯菜源起於孔府菜,孔子有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亦強調「不時不吃」,即飲食應時令,對食物的高標準、要求不無體現。而現在,魯菜無論是在香港還是內地都頗為低調,商常青笑言這也許與山東人的性格有關:「山東人太實誠、不張揚了,不會包裝宣傳,所以魯菜也不紅。」

大眾口味轉變,與氣候變化、社會發展都有一定關聯,商常青不抱希望可以改變主流味覺的「審美」偏向,但他還是希望更多人能有機會細品魯菜,也許可以體會到其中好味。他相信,時興美食雖然可以迅速抓住人們味蕾,但唯有有深厚文化底蘊的食物,才能長存不朽:「想讓更多年輕人知道,魯菜背後幾千年的文化底蘊,這在世界飲食史上,都是很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