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建議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有市民擔心野生動物定義模糊,容易誤入法網。謝展寰昨日在訪問中解釋,條例修訂後不會存在灰色地帶。野生動物是從物種上進行定義,並非單獨指某一種動物,如貓狗等本身已馴化的動物,即使是流浪狗亦不會視為野生動物,因此餵飼貓狗不會被視為違法,市民無須擔心。
特區政府建議修例,將目前《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中有關「禁止餵飼任何野生動物的地方」擴展至覆蓋全香港,以更有效管控野豬,同時提高非法餵飼刑罰,以及引入在禁餵區內違例餵飼野生動物的定額罰款。
有人擔心如餵飼野狗以至白鴿等會否導致犯法,認為存在「灰色地帶」。「其實就沒有那麼多灰色地帶。」謝展寰解釋,野生動物是物種,而非單獨指某種動物,而貓狗等屬於已馴化的動物,即使是流浪狗等亦不屬於野生動物,因此餵飼貓狗不會被視為違法。
他續說,鴿子亦屬於被馴化了的物種,因此現時不能禁止餵飼鴿子,但由於因餵飼鴿子而出現了滋擾市民的情況,因此已和律政司商量,包括透過修例等方式禁止餵飼鴿子。
被問及若市民本意是餵飼流浪狗,而野豬過來「搶食物」會否導致該市民違法時,謝展寰笑說:「如果把食物隨意丟到地下,無論用意是什麼都是亂拋垃圾。」
野豬餵慣了 更具攻擊性
他強調,一般市民都不應該進行任何餵飼行為,以野豬為例,數量其實並沒有大幅度增長,但由於有人餵飼,改變了野豬的生活習性,令野豬更喜歡進入社區,造成擾民現象。特區政府修改法例,並不是為了滅絕野豬,而是希望野豬重回野生,這才是對牠們最好的保護方法。
謝展寰表示,目前,野豬出沒的情況雖然少了,但野豬傷人的數目卻沒有減少,他懷疑是因為以前有人餵飼,現在牠們沒法找到食物,就會開始搶奪,令牠們可能更具攻擊性。他提醒市民一旦見到野豬,應該及時避開,以免發生危險。
他指出,目前仍有少數人堅持餵飼野豬,部分甚至已經被罰多次,因此特區政府擬加強罰款,以起警示作用。特區政府未來會雙管齊下,先移除已改變習性的野豬,同時禁止市民進行餵飼的行為,以防止有更多野豬因而改變習性。相信在加強教育下,這問題可得到明顯改善,令市區恢復穩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