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5日大灣區深港融合原創粵語歌——《深愛》,海內外全網絡平台已正式面世!

跟隨時代的腳步,凝聚音樂的力量。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音樂人們回望初心,通過傾入人心的詞曲,刻畫出人與人、城與城之間血脈相依、攜手共進的歷程;以真摯樸素的演唱,將心底蓬勃的情感,注入這首作品之中,表達對城市人文交流融匯的寄望。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個世界瞬息之間變化萬千;但對於我們心中熱忱的愛而言,這個世界從未改變;《深愛》,渴望情深,可以共愛。

歌曲首唱者林曉峰,在採訪中多次提及了「劉卓輝」這個名字,那「劉卓輝」究竟是誰呢?

對Beyond作品稍有了解的人一定不會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大地》《情人》《歲月無聲》......很多經典作品都出自他的筆下,他的歌詞充滿人文色彩,他的文字積澱深厚,是難得的筆尖直指社會的填詞人。

但這次我們不談Beyond,只談劉卓輝與《深愛》,談談這次詞作家眼中的時代變遷,對深圳、香港兩地方方面面的感悟,以及作為多種文化載體的耕耘者,想帶給我們哪些人生啟迪呢?

劉卓輝,香港著名作詞人。曾為張學友、Beyond、黎明、鄭伊健、陳奕迅等著名歌星創作大量優秀歌曲。早期與Beyond合作的歌詞,包括《情人》《大地》《逝去日子》《灰色軌跡》及《長城》 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1990年,到北京創辦大地唱片,開始了大陸正規的唱片公司運作模式。

近十年,劉卓輝先後出版了三本著作,包括半自傳體寫成的《Beyond正傳3.0》,展開全國百場巡迴新書分享會。同時經常獲邀參與音樂性綜藝節目的評委,音樂活動評委,和作詞導師等。

為挖掘《深愛》背後故事,由美麗南方統籌執行的粵語歌《深愛》幕後心路分享視頻特輯正式上線!每一回將會分享參與本次原創粵語歌項目人物的獨特見解。

除了詞人身份,劉卓輝還是文化創作者。他在個人隨筆集《輝常傷感》提到,其實曲和詞就是要表達社會環境中的心態和事物,自己也希望寫一些有內涵和社會意識的歌曲。

深港兩地血脈相連

Q1:劉老師,請介紹一下《深愛》這首歌的起源?最想呈現給聽眾的是什麼?

劉卓輝:今年大概2月份的時候就接到深圳市福田區公共文化體育發展中心、合縱公司,聯絡我想做一首關於香港跟深圳的一種關係的主題歌。我們想表達的就是,我們一個國家裏面雖然是一國兩制,但是我們兩地的交往也很多,那麼多年以來一直都有血脈的關係,所以歌詞就是想表達這種意思。

歌詞將音樂喚醒

Q2:您覺得在《深愛》填詞上有沒有遇到比較難解決的地方?

劉卓輝:粵語歌有一個先後的問題,就是不可能先寫歌詞再譜曲,所以我首先就必須要把我的想法,先跟作曲人布志綸(Mr.樂隊的主唱)說一下,他與我合作了有十年,也是一個很多產的作曲人。

我先把我的想法告訴他,然後他花了幾天時間給我寫了一個旋律,我一聽就很喜歡,因為整個旋律非常的流暢,感覺很溫馨也很接地氣的那種、很淳朴的感情,也是我們當初的想法。

收到這個旋律之後,我也沒有要求過他做任何改動,於是我又花了幾天時間,把這個歌詞寫完,也有讓布志綸去唱一個demo出來,這樣就會更具體的表達到這首歌的詞、曲、唱三方面的感覺,讓別人聽的時候才會比較容易意識到我們整首歌的出發點。

Q3:您認為《深愛》的主唱優勢有哪些?為什麼會邀請這位歌手呢?

劉卓輝:這次這首歌《深愛》,我們在去到考慮歌手的時候呢,剛好有個電視節目在講港樂的,我們都感覺林曉峰,表現非常好!他的聲音也比較淳朴一點,比較適合我們這首歌的表達,所以這次我們就選擇了林曉峰來表達這首歌。

劉卓輝眼中音樂的作用

Q4:多年了您一直身在大陸音樂環境,您最深的感受是什麼?

劉卓輝:我最早是1986年來大陸發展,經常跟廣州、北京的音樂人來往。1990年我基本上就常駐在北京了,做大地唱片,後來又做了一個字母唱片。所以呢,我真的是看着內地這邊30多年來40年的這個變化,從改革開放一直以來,流行音樂的發展。到90年代中或者2000年左右的時候,內地的流行音樂、搖滾樂、校園民謠等等,都蓬勃的發展起來,所以現在流行音樂在這個兩岸三地基本上水平都差不多,但內地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尤其是版權發麵的發展也很快。

Q5:您覺得音樂在深港兩地情感交流、民族認同感起到什麼作用?

劉卓輝:在經濟上,香港跟深圳很早就有來往,香港經濟上起步比較早,深圳最近十多年也追的很快,可能在某一些方面已經超過香港了。最近幾年,國家的政策都是在發展大灣區,所以香港跟深圳的感情好像就是兄弟一樣,互相幫助,(音樂上)我覺得在以後的日子裏面,深港的關係應該會越來越好,交流越來越密切。

Q6:最後說一下對這首歌,對歌迷的祝福。

劉卓輝:《深愛》這首歌由布志綸作曲、劉卓輝作詞、許願老師製作,遠在加拿大一個香港很有實力的、年輕的編曲人褚鎮東編曲,林曉峰主唱,所以我們這首歌也算是一個挺大的製作。希望大家都會很喜歡,也踴躍轉發讓更多的人聽到,也希望香港跟深圳、整個大灣區大家都一起努力,不管是推廣粵語歌還是普通話的歌曲,都能讓華語樂壇越來越好,謝謝。

除了《深愛》歌曲本身的採訪,我們也對劉老師做出進一步的指教訪問,劉老師亦大方的與我們分享他音樂生涯中的趣事與感慨。

劉卓輝的經驗之談

Q7:作為詞壇中堅,您對華語流行音樂的有什麼展望?

劉卓輝:我對中國流行樂壇的展望是這樣的,以前中國市場在全世界的國家排名來說,可能就十幾、二十幾、甚至更低,但是最近幾年已經上升到第六、第七位了,那很明顯,中國的樂壇規模越來越大。如果能到前三名,那對做華語音樂的音樂人來說,發展前景是非常好的。我相信我們也是很有機會,會快速的發展。

Q8:有沒有話想對這個時代對年輕人說?

劉卓輝:經常有一種說法就是有很多做音樂的人賺不到錢,但是我覺得做任何一個行業來說,都會出現這種問題,只有少數人賺到錢,大部分賺不到錢。所以我對於年輕人想說的是,如果做音樂你有興趣做、有時間做、那你就去做,但這是誰都不能保證會大紅大紫的事情。

拿我自己來說,我可能30多年來寫歌也沒有考慮過未來是怎麼樣的,他們有人邀請我寫我就寫,但是經過多年之後會發現,我可能是幸運的一個,有一些歌流傳下來,比較流行。這也會讓我覺得未來,說的好玩一點就是,我未來的退休金也就是靠這些歌我帶來的版稅。

即使做音樂未來可能會帶給你像版稅這樣的收穫,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你對這個工作:第一有興趣、第二你要做的很專業,起碼保持在一二線的水平。

(來源:微信公衆號「美麗南方」)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