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風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
◆峨眉山景區金頂和萬佛頂
◆樂山大佛
◆俯瞰掩映在綠樹叢中的峨眉山景區萬年寺
◆清音閣黑龍江棧道「一線天」
◆遊客在景區悉心拍攝一棵珙桐樹
◆仙峰寺九老洞
◆珍藏在萬年寺的「三寶」:貝葉經(左上)、佛牙(左下)和御印
◆報國寺內的聖積晚鐘
◆清音閣的牛心亭和雙飛橋
◆報國寺大雄寶殿的匾額和楹聯
◆峨眉山景區洗象池
◆金頂的四面十方普賢坐像
◆遊人在伏虎寺參觀
◆俯瞰掩映在綠樹叢中的神水閣
◆側看樂山大佛

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的峨眉山,以「雄、秀、奇、險、幽」的自然風光、豐富的生物資源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人類的瑰寶。作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這裏長久以來積累了大量佛教文物、寺廟建築、書畫碑刻等歷史遺存。而在峨眉山東麓的樂山大佛,是一座依山鑿成的彌勒坐佛造像,面向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匯流處,通高70餘米,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美譽。1996年,峨眉山—樂山大佛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雙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文︰綜合新華社報道 圖︰新華社

來到俄眉山,當然要到峨眉山風景區,其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峨眉山從山麓到山頂,沿途飛瀑流泉,景色清幽,自古就有「峨眉天下秀」之譽。2020年2月,景區宣布對醫務人員免門票:2020年內,所有醫護工作者免景區門票,可免費觀看《只有峨眉山》演藝﹔2021年5月27日,四川峨眉山最高峰萬佛頂重啟開放。當天,萬佛頂還舉行了撞鐘、掛祈福牌等儀式,正式宣告萬佛頂在闊別15年後再次歸來。

峨眉山風景區山勢雄偉

峨眉山層巒疊嶂、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景區裏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山為峨眉山的主峰,通常說的峨眉山就是指大峨山。大峨、二峨兩山相對,遠遠望去,雙峰縹緲,猶如畫眉,這種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峨眉山以多霧著稱,常年雲霧繚繞,雨絲霏霏。

至於峨眉新十景,計有金頂金佛、萬佛朝宗、小平情緣、清音平湖、幽谷靈猴、第一山亭、摩崖石刻、秀甲瀑布、迎賓灘、名山起點,無不引人入勝。進入山中,重巒疊嶂,古木參天;峰迴路轉,雲斷橋連;澗深谷幽,天光一線;萬壑飛流,水聲潺潺;仙雀鳴唱,彩蝶翩翩;靈猴嬉戲,琴蛙奏彈;奇花鋪徑,別有洞天。登臨金頂極目遠望,視野寬闊無比,景色十分壯麗,觀日出、雲海、佛光、晚霞,令人心曠神怡;西眺皚皚雪峰、貢嘎山、瓦屋山,山連天際;南望萬佛頂,雲濤滾滾,氣勢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鋪錦繡,大渡河、青衣江盡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巔,有「一覽眾山小」之感嘆。

登峨眉山多條遊覽路線

登峨眉山,可從報國寺出發,有左、右兩條路線,往左經伏虎寺、清音閣、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到金頂;往右經龍門洞、白龍洞、萬年寺、華嚴頂到金頂。首先,報國寺在峨眉山麓,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廟,又是登山的大門,是遊峨眉山的起點。這寺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報國寺」匾額為康熙帝親書,寺中有三件珍寶,一是七佛殿內的巨型瓷佛;二是高7米的14層紫銅「華嚴塔」(現已遷至伏虎寺);三是高2.3米,重25噸的大銅鐘。

若遊清音閣,由神水閣前行到中峰寺;出中峰寺下三望坡,過龍升崗即到清音閣。這裏離報國寺約15千米,地處牛心嶺下的山坳中。閣後有黑、白二水匯於清音閣下,匯合處有一大石,狀如牛心,故名「牛心石」。二心上分別建有石橋一座,水穿橋而出,撞擊牛心石後,浪花飛濺,恰如飛花碎玉。深峽的陣陣濤聲,彈奏出甜美的琴韻,名曰「雙橋清音」,是峨眉山的一大勝景。

金頂

峨眉山金頂,也稱華藏寺,在峨眉山主峰上,海拔3,077米,是峨眉遊山的終點,寺側有卧雲庵,內有飯堂和客房可供遊客食宿。在金頂可觀看峨眉四大奇觀——日出、雲海、佛光、聖燈,金頂與千佛頂、萬佛頂相鄰,萬佛頂上亦有建築,且有觀光索道連接金頂與接引殿。

伏虎寺

伏虎寺是遊人登峨眉山的必經之地,離報國寺很近,始建於唐代,原名神龍堂,後因寺後有山雄峙,橫出寺背,蹲伏如虎,改名伏虎寺。該寺在明末毀於兵火,清初大事擴建,歷時20年,建成13重殿宇的崇隆大廟,重樓複閣,曲折深邃。

神水閣

在神水閣一帶,是宗教景點萃集之處,純陽殿建於明萬曆年間,殿前不遠處有普賢石,傳為普賢登山憩息處,附近的千人洞是道教凌虛第七洞天遺蹟,十字洞傳為呂純陽劍劃而成。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型臥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