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超級蠕蟲」食用塑膠或會為塑膠回收帶來新進展。不過分子生物學專家指出,許多被認為可降解塑膠的酶對環境要求極高,很難在常規工業條件下發揮作用。即使相應技術能夠大規模投產,如何實現塑膠分類,或處理降解塑膠可能產生的廢棄物,都是將研究成果轉為商用要面臨的挑戰。
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分子生物學教授埃林頓表示,工業降解塑膠的環境通常非常炎熱,或會使用大量有機溶劑提高效率,「當你在海灘上或蠕蟲的腸道內找到一些酶,這當然很好,但這些酶只能在特定環境下發揮作用,恐怕這不會是現有工業環境。」埃林頓補充稱,即使用大量蠕蟲淹沒垃圾堆填區,也需事先將聚苯乙烯和其他垃圾分開,這種垃圾分類不但昂貴,還相當麻煩。
北美固體垃圾研究協會應用研究主任奧布賴恩指出,現有研究還未了解蠕蟲體內的酶消化塑膠時,是否會產生廢棄物,損害垃圾填埋場用於處理垃圾及減少臭味的微生物。奧布賴恩認為更理想且效益更高的方案,是將聚苯乙烯帶入垃圾堆填區充分壓縮,從而更便捷回收轉化為新的塑膠。 ◆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