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小組委員會探訪同心村居民。
◆江夏圍村過渡性房屋1至2人間示範單位。 運房局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立法會改善基層住戶居住環境事宜小組委員會多名議員昨日到元朗的兩個過渡性房屋項目參觀後,小組委員會主席鄭泳舜表示,發展過渡性房屋是政府「告別劏房」政策的重要一環,希望下一屆政府能夠加快興建過渡性房屋單位,爭取由現時計劃興建的2萬個單位,加碼到3萬至4萬伙,以支援劏房居民。也有議員在立法會會議上,促請特區政府加快將部分社區隔離設施改裝成過渡性房屋。

一眾立法會議員昨日聯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副局長蘇偉文,參觀位於元朗的兩個過渡性房屋項目「同心村」及「江夏圍」,並探訪已入伙住戶。

鄭泳舜表示,希望政府加快及擴大過渡性房屋建設,「政府一直公布三年有2萬個單位供應,實際完成興建的只有7,000多個單位,另外還有萬多個單位,希望特區政府可跟相關機構加快進程。同一時間,如果覺得過渡性房屋項目有成效,我們都希望再加碼,加至3萬至4萬個單位,以支援基層家庭,特別劏房居民的需要。」

鄭泳舜認為,不少街坊來自油尖旺區的劏房,搬來後居住環境轉好,經濟壓力亦減輕,配合營運機構提供的就業支援服務,以及生活交通等配套,生活條件得以改善,這有賴政府部門、非政府機構,以及發展商在背後付出的努力。

周浩鼎促改裝部分隔離設施

另外,在昨日立法會一個會議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促請特區政府將部分社區隔離設施改裝成過渡性房屋,「其實已可以着手做背後檢視(改變用途的)研究,可能做好前期工夫,例如先謀劃哪些隔離設施可改裝、如何改裝、工程如何做。」

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蘇偉文回應指,要待疫情緩和後才開展,「我們會聯同相關的局或部門,審視或研究哪些社區隔離設施有潛質做其他項目,包括過渡性房屋。」他又說,改裝社區隔離設施需要審慎規劃,包括加建排污設施等,必須與相關部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