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AI)的應用不限於藝術方面,亦可應用於醫療上,甚至為醫學界打開新的一頁。AI於醫療上的應用範疇包括預防疾病、診斷到治療,我們今個星期就介紹AI機械人如何協助進行外科手術,為醫生提高手術的準繩度。
以往,外科手術依賴醫生的經驗及技術完成。現今AI科技的引入對醫生施手術有何幫助呢?外科手術講求醫生細緻的動作,而AI科技則可以提供精密的計算,兩者結合就能夠完成精細的外科手術。中大賽馬「智」為未來計劃首席負責人任揚教授聯同香港中文大學外科學系,結合了AI技術及醫療專業,研發出用於外科手術的內窺鏡手術機械人。機械人更於瑞士日內瓦「第四十七屆國際發明展」2019獲得評判嘉許特別金獎。
內窺鏡手術機械人共有兩個醫療上的功能,其一是分析圖像,透過影像確定病人癌症腫瘤的位置。機械人的分析詳盡仔細,能看到比肉眼更細微的地方。第二個功能則是預測,通過影像分析,預測相關影像於幾年後會否發展至癌症,從而讓病人能夠及早接受治療。
內窺鏡手術機械人的原理是於兩個管道上分別安放不同的裝置,包括負責夾起器官組織的機械手及負責切割的電刀。機械人可用作檢查胃腸道疾病,整個裝置從口腔透過內窺鏡進入到器官適當的位置,再伸出機械手及電刀,通過攝錄機,方便外科醫生進行微創手術。
機械人的AI運用在於為醫生提供手術錄像,並分析幾個主要的大步驟及小步驟,包括切割位置的準確度及力度,以及手術刀的角度是否接近血管,以免產生潛在危險。所有資訊可以輔助醫生作事後檢討,為下次手術精益求精。內窺鏡手術機械人除了用於治療與診斷,更可作醫療教學用途。新晉外科醫生可透過此AI技術觀摩富有經驗的外科醫生施手術的情況,從而學習更好的技術。
◆ 中大賽馬「智」為未來計劃 https://cuhkjc-aiforfuture.hk/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及教育學院聯合主辦,旨在為香港中學創建新的AI課程、支援框架及可持續的AI教育模式,以促進相關的AI教育生態發展。嶄新又全面的AI課程希望為學生提供AI倫理意識和知識,裝備他們應對未來工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