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公司向政府提交加價申請。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費小燁)香港疫情回穩不久,市民即面對公共事業加價潮。繼的士加價後,電車公司亦向政府提交加價申請,其中成人及小童分別建議由2.6元加至3元,以及1.3元加至1.5元,加幅同為15.4%;長者票價由1.2元加至1.3元,月票則由220元加至260元,加幅分別為8.3%及18.2%,又建議取消34元的遊客票。

被疫情重創「慳無可慳」

電車公司上次加價是在2018年7月,12歲或以上人士的成人票價由2.3元加至2.6元,3歲至11歲小童票價由1.2元加至1.3元,65歲或以上長者票價則由1.1元加至1.2元,月票票價則由200元加至220元;遊客票的票價則維持不變。

據運輸及房屋局日前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指出,電車公司於2021年10月提交加價申請時 ,建議成人、小童及長者票價分別加至2.9元、1.4元及1.3元,月票則增至250元。然而在第五波疫情打擊下,電車公司再受重創,遂於本月3日提交經修訂的新票價建議。

據電車公司解釋,在2022年至2026年期間推行各項改善計劃項目所需的資本開支合共約3,490萬元,其中部分項目長遠而言可減少經常營運成本,特別是維修保養和電費開支。不過,面對來自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競爭,加上特區政府於2012年推出「2元優惠計劃 」後,電車的平均每天乘客量和車費收入在過去數年持續下跌。

今年3月份客量較疫前減半

電車公司續指,新冠疫情之前,電車每天載客量約15萬人次,但第五波疫情下,今年3月份的乘客量更較疫情前大跌50%,即使計及電車公司在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及「2022保就業」計劃所得的補貼,估計電車公司在2022年僅可勉強達到收支平衡。

同時,電車車身和電車站上蓋展示廣告所得的收入,佔電車公司總收入約40%至50%,但疫情持續,令有關收入於今年3月份大跌約33%。自上次加價以來,電車公司的總營運成本上升了由2018年的2.069億元增至2021年的2.285億元,升幅為10.5%,電車公司的員工成本佔總營運成本近70%,維修保養成本佔10%,餘下的20%則為電力、折舊和雜項開支等其他成本項目,故電車公司可節省成本的空間有限。

按既定政策和機制,特區政府在評估電車公司的票價調整申請時,會考慮其服務質素,自上次調整票價以來營運成本與收入的變動,未來營運成本、收入、利潤和回報的預測,以及預期公眾的接受程度。運房局會聽取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和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的意見,再向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提交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