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疫情整體呈下降態勢 大城市建15分鐘核酸「採樣圈」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倪夢璟、劉凝哲 上海、北京報道)內地疫情近期整體繼續呈下降態勢,5月5日以來,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均低於5,000例,12日新增感染者降至2,300例以下。當前,吉林省疫情處於掃尾階段。北京市近日新增感染者數量有所減少,顯示防控措施具有針對性,但社區傳播風險尚未完全阻斷。四川廣安疫情尚在發展中,需從速進行流調排查和管控。河南、江蘇、浙江、江西、遼寧等地疫情漸趨平穩。上海市疫情防控整體向好,新增感染者數量呈現穩定下降趨勢,99%以上的陽性感染者在閉環管控中發現,力爭在5月中旬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屆時上海將實施有序放開、有限流動、有效管控、分類管理。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吳清強調,「動態清零」不是追求絕對的零感染,關鍵是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
「上海、北京等地正在刻不容緩推進疫情處置,盡快實現社會面清零」,國家衞健委疾控局副局長雷正龍表示,針對病毒的不斷變異,國家衞健委不斷總結經驗,完善防控措施。此外,各地也在加強防控準備,強化區域協防,多措並舉加強方艙醫院、定點醫院、集中隔離點等資源儲備,做好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提升早發現能力;進一步完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救治體系,全力保障群眾日常看病就醫需求;繼續推進疫苗接種工作。
上海制訂鞏固防控成果方案
在13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吳清介紹,目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穩中向好,在相關風險人群篩查中的感染者數量近三天共報告6例。上海的目標是在本月中旬實現社會面清零。屆時,上海將按照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要求,逐步由應急處置狀態下的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向常態化防控下的高中低風險地區分類管理轉變。
上海正制訂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總體方案。一方面,上海正通過核酸篩查、轉運隔離、醫療救治、環境整治等,持續鞏固防控成果。另一方面,上海還將根據疫情形勢變化,有序恢復交通出行;超市賣場、便利店、百貨商場有序恢復線下營業;理髮、洗染服務也將逐步通過線上預約、線下錯峰限流開放;優先安排有高考和中考任務的高三、高二、初三年級學生復學等。
另外,上海加快推進常態化核酸採樣點布局建設工作。截至5月12日,上海共布局設置各類核酸採樣點超過9,900個點位,16,000個工位,其中,超過5,700個點位已經開放運營,核酸檢測能力已達到每日800萬管以上,主要為城市保供人員、復工復產企業和防範區居民提供服務。同時,上海結合正在開展的社區篩查工作,進一步優化「採、送、檢、報」流程,提升實戰能力。
各地需進一步擴大採樣隊伍
針對內地大城市建設15分鐘核酸「採樣圈」問題,國家衞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採樣圈」需要進一步擴大核酸檢測採樣人員隊伍,各地正探索鼓勵具有衞生專業背景的人員經培訓後參加工作,她表示,內地目前已有1.3萬家醫療衞生機構可開展核酸檢測,擁有15.3萬專業技術人員從事相關工作,每天核酸檢測的能力已達到單管每日5,700萬管。
國家衞健委要求,各省在方艙醫院建設上要做到有備無患,要以地級市為單位常規建設或改造一定數量的方艙醫院,基礎設施要提前布局改造到位;做好方艙醫院醫務人員和醫療設備的準備工作,一旦發生疫情能在24小時內將醫務人員以及相關設備投入到位,為實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提供支撐。
評論